2013年9月5日星期四下午四时许,由人文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现场聚集了众多师生学者。孙志新教授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为美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一次题为《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和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讲座。人文学院的邵彦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孙志新教授主要想通过大都会博物馆对中国收藏的历程来讲述西方是如何看待中国艺术的。
孙志新教授1999年起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工作,现任亚洲部中国艺术主任。弗吉尼亚州立博物馆东亚艺术部主任。1993—1999年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美术资料馆主任、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美术史、考古学博士。
邵彦老师在简单介绍了孙志新先生的师承和工作情况后,讲座正式开始。孙志新老师首先介绍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它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有140年的历史,位于中央公园以东。它有17个部门,从部门的划分可以看出一条美术史学术研究分类方法的线索。它的收藏不到300万件,亚洲部的收藏有35000件,中国部分的收藏有15000件。大都会博物馆每年30多个特展,是十分活跃的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1879年纽约艺术经济人塞缪转让给大都会博物馆的一批瓷器,这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第一批重要收藏,而商人比舍姆是奠定亚洲部收藏的第二人,他收藏了很多中国玉器,兴趣非常广泛。而奥特曼在20世纪初,也捐赠了很多中国艺术品,如鼻烟壶、各种珐琅。这是早期的收藏情况。
第二阶段,在大都会博物馆董事摩根的长远眼光和设想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他也捐赠了大量艺术品,如漆屏风、犀角雕等。1915年,他提出大都会博物馆应当要建立远东部,请来了欧洲专家勃斯维兹,又扩展了很多佛教雕塑的收藏。受到中国艺术感召的加拿大人富凯森在1915至1945年跟中国古董商保持密切的往来,为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齐侯四器以及商周的青铜器。随着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逐渐了解,这一时期更多的西方人加入到捐赠的行列之中。4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唐宋佛教木雕和丝织品,收藏丰富了很多。
第三阶段,1945年到1960年,这一时期收藏比较稳定而成熟,但是对亚洲艺术方面缺乏有力的人才。亚洲部在这一阶段扩展了很多。
第四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亚洲部迅猛发展。这得益于两方面:资金的充足和人员的专业。狄龙是美国财务副部长,也是一个商人,他是这一时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董事。他开始思考大都会博物馆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来获得最大的利益,他发现馆中中国书画是一个弱项,因此他本人出钱收购大量中国艺术品,同时又花巨资做了一个大展厅,并请到方文教授加入亚洲部。当时也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张大千和王季迁先生把绘画卖给了大都会,如唐代著名绘画《照夜白》、北宋的《夏山图》等。而此时,汩罗夫也捐赠了一大批的宋元书法。这一时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跃成为亚洲收藏的翘楚。同时,藏品也形成了一个系列。
130年来,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建立了收藏家、赞助人和业务主任合作的收藏模式。收藏家和赞助人对艺术的爱是一种执著、真挚的爱,对于他们而言,收藏既不是用于炫耀,也不是用于投资性生财,而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有热情、有经济实力,能够注重于某类文化艺术或是某个专项的收藏。业务主任与收藏家意趣相投,既有对艺术的挚爱,亦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不仅可以为收藏家在鉴别和理解上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其广阔的历史和文化关怀,从宏观上指导整个博物馆的收藏,从而有计划、有系统地建立起阐述整个文化历史的艺术体系。
大都会博物馆130年来的收藏历史见证了美国,或是西方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制作精美、雅俗共赏的明清瓷器,继而扩展到玉器、金银器、珐琅器、牙雕等整个明清时代的装饰艺术,再进一步扩展到青铜礼器、玉器、陶塑和佛教造像,随着西方对中国艺术研究的深入,观众和收藏家逐渐领略到中国书画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最终得以全面地了解绵延不断的中华5000年文明。
孙志新教授接下来介绍了一系列研究中国艺术的中外美术史家和著作,信息量极大,内容丰富,使大家受益匪浅。
Q&A
1、美国方面对于器物鉴定时,是否非常依赖科技手段?
孙志新:是的,除了风格史的研究,也依赖于科技技术分析和仪器检测。这是做博物馆研究的人员所必须关注的。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太一样,各有侧重。
2、材质本身贵重的玉器等艺术品和绘画、书法这些偏重技艺的艺术品不同,他们在艺术市场上的未来走向会怎样?
孙志新:这是个观念的问题,同时艺术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有些时候玉石本身比雕刻过的价值还高,这是市场所造成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和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相关联的。
3、博物馆的基本收藏程序是怎样的?
孙志新:一是捐赠,二是也有一定量的收购,尤其是针对博物馆收藏的缺环藏品。当然,这些东西要经过董事会收藏委员会的批准。这些东西来自于拍卖会和古董市场,但是拍卖会有不可控性。
4、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修复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孙志新:大都会博物馆有100多人在做修复工作,应该说开展得比较好,亚洲部有自己独立的文物修复实验室。
5.您所知道的卢芹斋与大都会博物馆之间的来往情况是怎样的?
孙志新:他的功劳不小,当时西方对中国艺术不屑和歧视,卢芹斋所做的工作是在将中国艺术介绍给西方。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