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文联美术创作中心十年探行(五)

来源:本站自创   2011年02月19日   浏览次数:1371

生死印——能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经典之作

  2006年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合肥文联美术创作中心闻讯立即成立了专题创作组,积极行动起来,3年里创作组4次集体组织下乡体验生活,十多次单人下乡收集创作素材,共拍摄各种图片资料6000多张,整理出100多个典型人物形象和近百件江淮农村的典型的服装、家具、农具和日常用品资料。整理出创作文稿和创作日记35000字。创作出草图10余幅、白描稿近10幅、彩色创作草图5幅,其中有1幅色彩稿参加了2007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他色彩稿多次在美术、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艺术中国网等刊登发表。

  经过6位画家的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创作出了中国画《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全国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专家组成员、原中国美术馆理论部主任刘曦林在文章中写到:“ 2009年酷暑季节,该画完成,送京终审。《生死印》置于军博二楼西厅入口门右东壁,光线并不太好,但那几个红手印还是闪耀着特异的光焰直射眼球,如同暗夜里的灯塔。今天你可以将那一个个手印看作珍珠、玛瑙、鸡血石、红宝石那般的珍贵,但在当年却是庄稼人生死未卜的心电图,记录着他们心脏的震颤,脉搏的涌动,那是带血的手印——生死之印呵!它成功了,它抓住了画眼,它找到了那把开启主题大门的金钥匙。成功的历史画需要一个集中事件高潮的画眼,需要一个揭示事件前因后果并能给人留下想象余地的形象契机,需要一把打开智慧、精神和灵魂之门的钥匙,《生死印》找到了!……在2009年完成的这批历史画中,希图件件成功同样是不切实际的,能有七八件、十来件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之作此愿足矣。我以为,《生死印》将在其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