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艺术品保险首单未破估值壁垒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1年10月01日   浏览次数:956

        保险业签发国内艺术品综合保险“第一单”。8月,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为总价值1.2亿元人民币的29件艺术品,提供从馆藏、展览到运输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

 

  有专业人士指出,“艺术品综合险”的推出,虽然填补了保险业的一个空白,但制约艺术品保险产品进一步完善的鉴定估值壁垒未见突破,私人收藏仍被屏蔽在保险之外。

 

  艺术品业务“挑着做”

 

  “对艺术品保险的业务早就开展了,但当时使用的是财产险、货运险和三责险保单,最近签出的‘第一单’等于是把上述三险种的条款细化,所用条款称为艺术品综合险。”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大型商业风险保险营业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事实上,人保财险对艺术品保险产品的探索和研发,并非财产、货运和三责险条款的简单细化捆绑。作为推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试点单位之一,人保财险专门委托清华大学专业机构做了理论框架和专业模型。

 

  “我们提供的是后台的支持,精算模型可以使该项目从源头上不会有偏差。”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有关人员表示。

 

  据了解,目前艺术品综合险的条款中并没有关于第三方鉴定机构的规定,出险之后,由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双方共同约定一家第三方鉴定机构来核赔定损。上述人保北分内部人士:“我们现在没遇到特别大的事故,也还没有遇到评估定损的问题,但是做业务当中也感觉到,因为没有明确第三方鉴定机构,未来出险理赔可能会比较麻烦。”

 

  在费率厘定方面,郭女士表示由于每个客户的情况不一样,风险投入也不一样,因此费率也是一单一议。

 

  “因缺乏一线数据,所以模型与市场对接还有距离。而公司在产品落地时会根据产品的行业、地域等特性来做调整,并把一线的真实数据运用其中,所以费率一定是动态的。”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有关人员解释,该中心并没有帮人保财险做评估鉴定的规划,而费率的厘定也要根据险企在实际运用中视情况调整。

 

  据悉,自“第一单”产生之后,市场对艺术品综合险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但电话咨询量骤增的情况下业务量并没有很大增幅,前来咨询的有拍卖公司、画廊、拍卖行、银行、基金公司,也不乏个人藏家。

 

  “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不成熟的地方很多,道德风险比较高。我们现在做的比较谨慎,风险可控就接,风险不可控就不接;挑选规模比较大的资质比较好的项目来做,单比较小比如十万二十万的,一般就不接。目前就是挑着做。”上述人保北分内部人士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