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微软中国总顾问与798的“缘分”
松(David Ben Kay)曾经是反盗版的先锋,也是一位艺术收藏大家。在北京待了20多年的他如今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冒险:为希望进驻中国创意产业的创业家担任类似于“老母鸡”的角色。\
这位57岁的科罗拉多人曾担任微软中国(Microsoft China)总顾问,主要负责知识产权事务。2008年他在北京798时尚艺术区开设了缘分新媒体艺术空间(Yuanfen New Media Art Space),并于今年9月将其改造成“缘分汇”(Yuanfen Flow)企业孵化器,专门培养将艺术、商业及可持续性与科技相结合的初创企业。
康如松2003年发现了“缘分”所在的这个厂房,当时798正成长为一个创意中心,艺术家、时装设计师、书商以及餐厅纷纷进驻这些前苏联时期的旧厂房,将其改造成Soho风格的画廊和工作室。他说,这里以前是包豪斯风格的陶瓷厂,砖混结构的建筑就像是“一座教堂。它很特别。所有的窗户都是黑色的,并且破碎不堪,垃圾到没膝高,然后我说,我来改造它。”
他还说,“走进这里的时候,我感觉到在别的地方从未感觉到过的某些东西,就好像我注定就要来到这个地方。”
起初他把这里改造成一处豪华居所,和妻子加布里埃尔(Gabrielle)一起住在这里,二层有健身游泳池,卧室安装了可推拉开关的圆形窗。不过最终,他决定将其改造成新媒体艺术项目中心,举行声音、视频、数字和行为艺术展览。
经营艺术空间四年后,康如松准备接受新的挑战。
他说,“我对朋友们说,‘缘分’很酷,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但还不足以真正地把事情做好;必须得把它变成一个能真正改变世界的生产性活动。”
他把原有的空间拆掉,扩建成了三层的开放式办公区,玻璃地板,开放式楼梯延伸至三楼──为即将完成的项目专设的悬空楼层。
缘分汇并不是以资金来孵化初创公司,而是提供融资、法律、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实用性建议,同时还为它们提供工作和分享理念的创意启动环境。创业者可以在这里免费运营三个月,三个月后,他们必须开始产生收益才能继续留下来。这里依然保留着一个绿色的东德体重秤、一个陶器制作转盘和刻有毛泽东时代红色标语的锁,当然,康如松夫妇的健身游泳池也可以使用。
缘分汇帮助过的公司包括提供双向在线瑜伽和太极课程的Muuyu,还有盈利性服装公司Customaid,其经营模式是:消费者可以购买、关注或评论知名品牌时装,每笔销售将被拿出一部分捐给慈善。
Customai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萨米特•哈里什(Sumeet Harish)说,康如松帮他塑造了商业理念、建立了人脉关系,并帮助他与中国市场的相关企业接洽。
哈里什说,这种投入是非常宝贵的。他还说,虽然商业孵化器“到处都是,但在中国让它更有魅力的是它的原始能量”。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展览预告 | 生生流转——安徽大学(06-21)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