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松:广州给了我很多艺术创作的灵感
许钦松的作品有着大气磅礴的气象和深邃的意境。
他对自己的作品被张发财PS之事一笑置之。(黄集昊/摄)
许钦松最近很忙,一是因为他的画展《吞吐大荒》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二是因为他的作品《岭云带雨》被张发财P S成“舌尖上的腊肉”。有人说许钦松南人北相,意思是他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岭南画家,但他的作品却有着大气磅礴的气象和深邃的意境。
私享法
我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
许钦松出生于澄海隆都镇樟树下村,1972年离开家乡来广州美术学院上大学,在来广州之前,他没去过任何一座大城市。那一年,年仅20岁的许钦松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才到的广州,当时天已经黑了,车子经过海珠桥的时候,他看到璀璨的灯火,感觉有一丝兴奋的同时又有一丝陌生。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一度让他感到茫然和孤独。不过生性活泼的他很快就融入了广州的生活,“我算是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的。”许钦松谈起广州充满了感情。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很穷。学校里会定期发一些电影票,为了省下4分钱的车费,许钦松可以从广州美院走到市二宫,然后再步行回来,经常走得满身大汗。许钦松读书很拼命,每天晚上总是最后一个人回到宿舍。当时正值“文革”,学校图书馆很多书都是不开放的,他只能偷偷摸摸地找来看,碰到好书他还会把整本书抄下来,然后自己装帧,他当时用的《色彩学》、《人体解剖学》等工具书都是这么来的。许钦松说,学问真的是要刻苦才能做出来的,成功从来不会轻易地眷顾某个人。
我最喜欢春天的白云山
1979年,当时只有27岁的许钦松进入广东画院当专业画家,每天的工作就是画画。他在广东画院一直工作至今,广州给予他的艺术创作灵感也很多。挂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巨幅山水画《珠水白云》就体现了他对广州这个城市的深厚情感和人文情怀。在他笔下,珠水和白云围合下的广州城置于天地洪荒之中,带着回溯历史的淡淡悲悯和故土乡关的深情眷恋。广州的城市形象在许钦松的笔下可赞、可感、可歌、可悟,丰厚沉实。
“我最喜欢春天的白云山,云啊雾啊向上缭绕,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没有泥土的地方也会长东西,充满了力量。南方的山与北方的山有不同的地质地貌,南方的山最大的特点就是上面都有茂密的植被,根本看不到石头,但这些山都很滋润。”广州的一山一水,一云一雾,都带给许钦松不一样的艺术美感。在他看来,广州是有人情味的城市,很温馨、和谐、包容。广州不像其他地方一样排斥外人,比较大气。虽然说广州目前还比较乱,空气质量也不怎么样,还算不上是宜居城市,但是他认为只要经过全社会的努力,这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最后达到幸福的生活。
广州有钱人缺的是文化气息
有人说广州是文化沙漠,那么,在许钦松看来,广州又是怎样的呢?许钦松接触过不少广州的有钱人,他们买很豪华的别墅,家里面也装修得金碧辉煌,红色的地毯、绿色的窗帘、白色的罗马柱,但墙上却挂着劣质的印刷画。而他认识的一位德国贵族却收藏了不少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油画,很多都价值上千万元,最可贵的是他们家族从来不卖画。“你看看,你也有钱,人家也有钱!”许钦松说到这儿停了一下,他虽然没有把广州的富豪直接定义为暴发户,但言辞间显然认为广州的有钱人就是缺少那么一点文化气息。
不过许钦松也认为,大多数广州人还是很注重文化享受的,广州的电影票房收入永远居全国前列,广州人也爱上图书馆、看画展、听音乐、旅游。在节假日,广州的大街上几乎没什么人,因为都去旅游了。他说,旅游也属于文化消费的一种。
我的山水画从来不画人
“我首先是一位艺术家,其次才是领导者、管理者。”搞艺术创作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预热”,但许钦松能够在领导者和创作者的角色间转换自如。他的山水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画人,这也跟他的生活理念有关:“山水画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烦嚣的喧扰中寻到一份内心的宁静。但是人类却以对自然的破坏为代价来谋求发展,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我所追求的山水画是回到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混沌初开,有一种苍茫的、远古的东西。这才是自然最本质的东西,也是隐藏在山水画中的一股很强的精神力量。”许钦松虽然政务缠身,但他总是挤出时间呆在家里。他把家安在南湖大源村,“那里是乡下,我整天跟农民们生活在一起。最大的享受是睡觉睡到自然醒,而这样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我会有负罪感,觉得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没了。”
私人醒你
要把艺术看成是生命一样去珍爱
许钦松很重视对青年后辈的培养,他用自己的收入成立了奖励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奖。他认为要成就艺术事业,存在很多条件,但是根本还是自身条件,而自身条件包括天赋、学识、修养、艺术追求、水平和状态等等。他说,成就一位艺术家不容易,全省大约有10万人在从事与美术有关的工作,而能够成为广东省美协会员的有3000人,有一定成就且能够叫得上号的有100人,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只有50人。想要把艺术作为终生事业,要吃得了很多苦,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要把艺术看成生命一样去珍爱。
私人地图
蒙地卡罗西餐厅
就在广东美院旁边,基本上就是许钦松的饭堂,环境还不错,有客人和朋友来访,他也会把他们往那里领。
东北人家
流花湖公园附近,服务人员都很热情,吃的都是家常菜,上菜速度也很快。
花园酒店(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许钦松有个朋友每年都会在那里办新年舞会,他每次都参加。他喜欢跳舞,还正儿八经地学过交谊舞。
广州购书中心
许钦松喜欢买书,有那里的打折卡,所以经常去,一买就买很多,司机帮他拎着,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拿。
星海音乐厅
许钦松喜欢美声和交响乐,经常去听音乐会。在画室作画时,他也会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昆仑》就是在交响乐的旋律中诞生的。
广东美术馆(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许钦松经常带儿子去看展览。现在《吞吐大荒》的海报做得铺天盖地,展览期间会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不过许钦松更希望那些看上去和艺术没有什么关系的学生们也去看展。
私伙局
我们一家经常去看电影
@发言人:许多思(许钦松的儿子)
我爸是个很勤奋很有目标的人,他精力充沛,爱好也很多。喜欢交朋友,也经常带着我看画展、参加各种活动和饭局。他平时工作很忙,很多时候都在画画。我喜欢晚上去他的画室,有时候和他聊聊八卦,有时候则静静地看他画画。
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会去正佳广场看电影,一般都是看一些大片,哪部最俗就看哪部。爸爸喜欢看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影片,对电影画面的艺术性也会评价一下,跟他一起看电影,能受到不少启发。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