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艺博会疲劳了?——只要是大画廊就不会

来源:艺术眼    2012年06月25日   浏览次数:1180


  近日,Georgina Adam在《The Art Newspaper》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艺博会现状调查的报告。尽管她重复了一些现在看起来非常熟悉的论调(艺博会的数量让人望而却步;艺术家能创作出足够的作品吗?艺博会将改变画廊模式吗?),但其中也不乏有趣的论点:拥有足够多员工的大画廊可以掌控计划、人员与后勤方面的事物。

  Georgina Adam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和50多位艺术家有合作并且还有4个空间,我们的问题在于如何有规律地打理他们,’Tim Marlow表示。‘你可以直接从画廊里抽出作品来放到艺博会上展示——也就是说没必要过多地使用你的艺术家。’以David Zwirner画廊为例,其大量的二级市场交易与对一些重要作品的管理推动了它为各大艺博会的供给。该画廊的主管之一Julia Joern估计大约有50%的营业额来自这一资源。白立方、Ropac等大画廊通常也会在二级市场中进行约20%的交易,例如Hauser就与Zwirner分享了部分Helga与Walther Lauffs的著名藏品。”

  换句话说,艺术品交易模式在当前更赞成与拥有更多的销售记录、代理艺术家以及规模经济更大的画廊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计划——在其它许多行业中也是如此。我们之前曾将这归因于支持世界范围内众多画廊的需要,而现在我们则会明白就算规模相同的画廊也有必要具备一个充分、而且足够令人兴奋的艺博会计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