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梁启超重要档案公开 近千件文物底价5000万

来源:99艺术网   2012年09月24日   浏览次数:1085

匡时拍卖董国强与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先生签署协议

梁启超

现在的南长街54号面临拆迁

9月17日,北京匡时召开“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即将公开拍卖。现场北京匡时与中华书局、清华大学签署合同,定于10月下旬对这批尘封百年的珍贵文物进行出版与展览,“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纪念活动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主任俞国林,著名文化批评家、《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梁氏后人、梁启勋外孙孙军,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北京匡时公司日前获得梁启勋家族授权,联合中华书局合作出版《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图录》。中华书局建局之初,梁启超即以主编、主笔身份参与其中,并于1916年成为中华书局董事,其主张“以杂志为依托、以文章为利剑” 使中华声名迅速崛起,引领时代之风尚,推动社会之进步。近百年来,中华书局陆续出版过“梁任公手定”《饮冰室全集》(1916年),乙丑重编本《饮冰室文集》(1926年),林宰平编《饮冰室合集》(1936年),以及历时数十年的《梁任公年谱长编》等梁启超相关著作。

此次出版活动并得到梁氏后人与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全集》主编汤志钧先生的大力支持,《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图录》将提前于2012年10月24日出版。此书一函两册近九百页,将全面系统地公开这批封存百年的家族资料与历史资料图版,解密“南长街54号”收藏的这批百年遗墨的历史原貌。

“南长街54号”梁氏重要档案的首次发现,亦引起了清华大学的密切关注。为追思梁启超先生在近代政治、新闻、学术、文学、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特别是“四大导师”之首梁启超对于早期清华国学院的重大贡献,清华大学国学院将携手北京匡时隆重举办“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系列纪念活动。

“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系列活动将从今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陆续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包括《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图录》新书研讨会、“南长街54号”梁氏重要档案特展,以及“梁启超与现代中国”讲演周等。界时,世界范围内的顶级梁启超研究专家将齐聚清华园,而清华大学的校方领导与北京匡时的领导也将共襄盛举,为“南长街54号”梁氏重要档案特展举办揭幕仪式。

"南长街54号"是梁启超、梁启勋兄弟二人共同营筑的居所,梁氏两个大家庭在这里度过了十余年相濡以沫的光阴。这座宅院陪伴着梁启超走完生命最辉煌的时光。即使在1929年梁启超过世以后,"南长街54号"也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战争时期帮助转移了大量进步知识分子,建国初期又受到中央领导和民主人士频频造访。

如今"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的首度公开,揭密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其中透露的诸多上世纪初叶时局的隐秘细节,不但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更是对"南长街54号"的历史还原,具有相当高的史料及学术价值。

民国风云

辛亥革命以后,梁启超、梁启勋兄弟海外归来,意图在政坛一展身手。1912年5月,进步党成立,9月,梁启超被任命为司法总长,梁启勋任中国银行监理、币制局参事,亲手制定袁大头金、银、铜比例。在北京忙碌的工作中,他们亟待要觅得一处蔽身之所,几经辗转,最后选定了"南长街54号"(现改名南长街大宴乐胡同26号)。

在梁启超后来陆续发表的信札中,经常能看见"南长街"的影子。"南长街54号"由梁氏兄弟共同出资,成为梁启超在北京实际意义上的故居。

这处占地四亩的宅院由兄弟二人精心营造,里外三进,最高的南房曾是梁启超的固定卧房,康有为与其女康同璧亦是房中宾客。1917年,梁启超出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和盐务署督办,这段时间他频繁来京,"南长街54号"也格外热闹起来。

1919年旅欧回来后,作为公共财政、律法、图书馆和讲学的启蒙师与先行者,生活赋予梁启超更多的文化涵义。这十年中,梁启超组织社团、著力教育,在更大意义上承担了导师、慈父的角色,梁氏兄弟在"南长街54号"的聚会更多了。1926年,梁启超担任司法储才馆馆长,聘梁启勋为总务长。梁启超并在京师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清华讲学期间,若是进城,便径直住在"南长街54号",专心治学并与家人共享天伦成为这个时期梁启超的主旋律。

这时梁启勋也倾其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所学支持乃兄。梁启超就政治、经济大事,多征询梁启勋的意见。

有意思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姻缘,也与这座宅邸有着奇妙的联系:二人结婚的文定大礼在"南长街54号"院中举行。父亲梁启超悉数吩咐,仲父梁启勋亲自操办,与新人在加拿大举行的婚礼比肩而重,缔结一桩世纪婚恋传奇。

1929年,梁启超于北平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南长街54号"的传奇却依然在继续。

革命庇护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南长街54号"担任了秘密基地和庇护所的功能。30年代,梁启勋在山东青岛大学、北平交通大学任教,曾多次提供了敌伪政府的经济、金融、组织等情报材料。

梁启勋的儿女们纷纷参加了革命:长女梁思明已于北平解放前便投往冀中解放区工作,长子梁思衡、次子梁思睿,二女梁思聪、三女梁思爱纷纷参加地下共产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去。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镇压民主运动,诸多学生上了逮捕的黑名单,大批青年和民主人士被杀害,整个北平陷入一片黑暗恐怖之中。这些进步学生需要有人将他们安全转移,梁启勋和"南长街54号"自告奋勇担当起这一重责。北京大学红楼一带被军警特务包围封锁,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周基愚和四个被上了黑名单的学生逃出了围困,梁启勋毫不迟疑地把他们收藏在南长街的家中,掩护在自己的卧室内。不久,又有电影和戏剧界的陈怀凯、刘燕驰、凌翠、邵丹等四个教员和学生从南京逃来北平,他也收容掩护在家里,通过地下组织送往解放区。

梁启勋还为北大地下党和学生会收藏了许多秘密文件,北大地下党文理法学院教员支委会和讲师、讲员、助教会、理事会也常到他家去开秘密会议。"南长街54号"成为进步人士的庇护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据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