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爱人游泳归来的徐芒耀热情地给我们泡着咖啡,打眼看去,他的画室里,咖啡机、各色咖啡、调料、工具一应俱全。他爱人介绍道:“徐老师这里,他们谁来了都是,咖啡、蛋糕”。爱喝咖啡的“洋”习惯,徐芒耀从留学巴黎归来一直保留到现在,“留学的时候和巴黎美院的同学常去喝。法国人喜欢喝咖啡,坐在咖啡馆不管多少时间,就坐在那里想啊,慢慢画稿子啊,包括作家在那里写东西。像萨特,我每次从圣•日尔曼•代•帕莱地铁站里出来都要经过贴着一张他大照片的通道口,他的存在主义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就是在离巴黎美院很近的一家叫马布里的咖啡馆里写出来的。”
退休黄金期
如今退休的徐芒耀每周有五天与太太一起游泳健身,雷打不动,游完泳进入画室再画三四个小时。一进画室,最显眼处是一张女士优雅的肖像作品,脸部细节已经非常丰富了,背景还依稀可以看见素描的底,徐芒耀说,这是他女儿的肖像,女儿也和他一样去巴黎留过学,还带了一位洋女婿回来,混血的小外孙女也成了徐芒耀笔下的模特。徐芒耀对小外孙女的描绘更类似于一种艺术家眼中孩童成长状态的记录,他将这种记录也放在了议事日程上,“在进行主要创作期间我还要画画我的外孙女,她现在长到1米35了,更像西方人了。生出来还像中国孩子,七个月我给她画过一张素描,那时的她长得完全是一个端正的中国孩子的脸蛋,就是鼻子有点尖,现在变了,变得像欧洲孩子了。”
徐芒耀正在进行一组三件作品的创作,作品延续了他有点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甚至还带一点“具像表现主义”的味道,但手法还是非常写实。这组作品是为2014年中国写实画派10周年画展所作,“年初六我就和郭润文去武汉找冷军一起画画。”想象着中国写实画派三位重量级人物聚在一起画画的场景,不由得开始期待他们10周年展上的大作。
对于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期,徐芒耀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我现在就不必搞的很紧张了。退休后要比上班的时候状态好,我想从退休到老了走不出家门了,这段时间最好。想搞什么东西,没有约束。学校里还想请我回去上课,我谢绝了。”说起退休后的创作生活,徐芒耀颇为兴奋,“我觉得我目前的状态应该说比我年轻的时候还要好。画的东西更深入,更讲究,我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没那么讲究。”毕竟此前身为院长,教授,耽于教学、行政这些琐事,常会干扰他创作的思路,“我再这样下去,这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了。”由此,他才决定退休,开始“自由”的创作。
芒耀大道
此前我们采访的多位艺术家都曾提到一个地名——“芒耀大道”。可见此道之深入人心,那这条道在哪里?这个昵称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今天当事人坐在我们面前,终于有幸得到一手资料。“当时我住在宿舍楼里,要经过一条路到教室去,我和胡振宇老师画室在图书馆的楼上,也要经过这条路,这个地方会碰到一些人。”当时徐芒耀刚从法国回来,那时留学学艺术的人相当少,而且徐芒耀也比较愿意和学生交流,经常有人会在这条路上碰到他,和他讨论各种问题。有位版画系的老师经过几次,都看到徐芒耀在侃侃而谈,就打趣地给这条路取名为“芒耀大道”。徐芒耀笑说,“最精彩的还不是这个,有一次位湖北的艺术评论家叫彭德,他有次来杭州为常青的画册写序,正好碰见我,就希望采访我。他也听说过芒耀大道,我跟他讲了后,也提供了一些我在巴黎北郊的生活照片给他用于杂志。过了一段时间杂志登出来了,一看我就笑了,他大概理解错了,把南山路说成是‘芒耀大道’。越搞越大了。本来在校园里边,雕塑系前面这条路叫‘芒耀大道’,后来南山路也被人误称为‘芒耀大道’了。”
完美主义者
徐芒耀的作品有一种中国艺术家中少见的严谨,这与他的人生信条分不开:“艺术就和穿衣服一样,有人穿花格子裤子,但不会觉得适合于我,要找自己适合的路,写实是属于我的路。一个人到世界上来,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好,少数人才能做的很精,我想如果我这辈子能努力把写实绘画做得有水平,就觉得这辈子活得很有竟义,这辈子过得挺实在。陈景润数学家,他苹果都不会削,似乎生活不能自理,只会计算,这很正常,他已经是天才了,你想全才?没有的!”
他对作品的形有一种近乎严苛的追求,他能一眼看出在创作中过分依赖照片或投影的作品。“照片要会用,用的不好就有问题。‘文革’中毛主席有一张天安门城楼上挥手的侧身照,挥手的内侧右手臂特别小,好像不是他的手臂,和外侧的左手臂比,大小相差很大,是照片别人不怀疑,但若是画人家就会觉得画家造型能力有问题。”对于现在有许多画,画面已经和照片无二的情况,徐芒耀与我们此前采访的胡振宇观点相似,“我们的画很可能会像照片,但是当人们走近画看,要有绘画感,不要走近画的时候还是照片,那照张照片就行了嘛。有的人还怀疑是打印的,没必要这么画。”
他会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已经印刷成画册了,他看了不满意还会不停地修改。他指着2013年的作品《夏日》告诉我们,画中女人拿手机的手的食指他因为觉得长度不对,经参展,作品运回工作室后还作了修改。《新四军——车桥之役》里面的人物,调整就更多了,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的正稿创作,画面上的人从跑步的改成了走路的,从举枪的改成放下枪的,从倒下的改为半坐的,除了这些大的改动,小的改动数不胜数;就连画法国亲家的习作,他也刮了画,画了刮,力求准确地表现对象。“我看出问题是一定要改的,不改掉心里难受,睡都睡不好,今天晚了,明天一来第一件事是改画。我爱人说过我一句话,我发现你这个人要求完美,我觉得她说得很对,要求完美的时候实质上是在寻找问题,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也就趋向完美了,完美与问题是对立的,哪个地方都好,就是完美了。“
他力求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众面前,“我这个人是这样的,一幅画如果没画好我是不拿出来的。放在那里,当我认为画好了才会拿出来。这样我拿出来还能代表我当时的水平。我现在怕我水平掉下来,掉下来我就不画了。”
他认为只有自省才能进步,“你不要糊涂,自以为画的好,我始终寻找画面上的问题,有了问题调整它,我一直持这种心态。一直找不足之处,才有进步,自我感觉很好你就退步了。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一直重复机械地画同样的东西,你总会有问题出现。”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