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蜀韵中华——刘朴2012高研班作品展”在京开展

来源:   2013年04月19日   浏览次数:1140

 4月11日,由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主办的“蜀韵中华----刘朴2012高研班作品展”在北京开展。这是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开展推广巴蜀艺术、冠名“蜀韵中华”品牌的系列展览的第二场展览。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有刘朴、林茂森、林峤、徐鹏、龚仁军、杨永君。刘朴是四川中国山水画界领袖人物,另5人均为刘朴2012级高研班的学员。

  刘朴的山水画无论是绘画的图示语言,还是绘画的空间感,看似不经意却凸显深思熟虑。从巨幅山水到扇面小品,都能体现出“致广大,尽精微”的哲学理念。刘朴曾主编过《董其昌八大山人画风》、《张大千浅绛山水画》和《张大千写意山水画》等,对于传统山水绘画的技法、图式、审美精神甚至是材料都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在创作实践方面,他的绘画非常讲究辨证关系,从构思开始到和谐结束,最终达到阴阳平衡。他的一些画是以疏朗开始的,画面通过线条的交织,最终达到了疏朗与细密的完美结合,画面既有玲珑剔透之美,又有繁茂密集的厚重感。他善于协调画面上看似矛盾的因素,使画面具有一种平静下的活泼气象,无意中增添了丰富的审美趣味。而另一些画又是从雄浑处开始的,沉雄冷峻的笔墨在尽情地挥洒中并没有遮掩疏朗与玲珑的美,画面体现了宇宙运转中阴阳交替与四时季节的更迭。绘画中的黑白关系有一种板块游移的运动感,体现了画家心灵深处激越烂漫的精神气质。巴蜀山水历来具有博大汹涌的天道气魄,是山水画家不可不关注的绘画题材。刘朴是一位注重自然写生与心象写生的画家,对于巴山蜀水的认识始终建立在了一个哲学审美的角度上,高屋建瓴地把握着画面的气氛。在很早的时候,他的山水绘画就已经具有了西部地区的风骨精神了,他的绘画秉承的是写实主义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怀。画面气势和韵趣同在。“他创作的一组组山水画,无疑是他奉献给故乡山水的精神个性。”

  蜀中画坛精于丹青者不计其数。在四川当代青年山水画家中,林茂森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物。他的画时代性和生活性的特征明显,很讲究笔墨,但又不拘泥于笔墨。在他的胸壑中,有中国画这个大的框架,但又不囿于传统法度的束缚。他的作品,勾、皴 、点、染,一招一式都很有章法。在细节上,比如在黑白、疏密关系上的处理上一丝不苟,但在总体造型和布局上,他又大胆于近乎出奇,作品总体上非常有张力,有撼人心魄的效果。他用很传统的笔法,画出了非常具有时代效果的作品,他的画有现代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起到了丰富中国画的绘画语言的效果。他的淡墨作品从构图上看,给人一种空灵清新、寓意高远、韵味隽永的感觉。他不“做”那种先入为主,下笔就想成力拔千钧的“扛鼎之作”,也不搞繁文缛节的“丰富画面”,而是构图简练明快,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是“随意”的书写,是自然的抒情。那在晨蔼中飘渺得如在梦境的山峦,幽深的峡谷,那静中有动,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溪水,全部是在淡墨的皴染中完成的。在淡墨中,那线条的轻重、疾徐、曲直、波折,变化无穷,是那样的飘逸,那样的流畅,有梅清、渐江之遗风,尤显潇洒俊逸之美。他的作品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简练、俊逸、清矍 、意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