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十艺节济南群艺馆搬迁后将增加艺术培训门类

来源:济南时报   2013年08月06日   浏览次数:1080

距十艺节开幕还有不到70天,山东济南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主场馆建设进入最后突击阶段,除各项工程加紧进行外,“三馆”的搬家工作也陆续进入筹备阶段。近日,记者从“三馆”之一的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群艺馆”)了解到,搬迁后,该馆将继续增加群众艺术培训门类。此外,市级非遗实物征集工作正在进行,已对济南市5个县(市)区摸底。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纬四路100号的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小小的门头并不那么起眼。市群艺馆老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相比于该馆自己的文艺队伍和每年近万人培训的需求来说,如此规模的活动场地已远远不够。据副馆长尹延明介绍,新馆共设有活动室、排练厅等各类场所40余个,其中包括800座的群星剧场、200座的多功能厅、8个排练厅和30间培训教室,以及非遗保护中心,数量是老馆的7倍多。

群众艺术包罗万象,尹延明说,它包括大部分艺术门类,且主体是广大群众,所以为普通市民提供艺术培训机会,就成了市群艺馆的一个重要功能。

济南市群艺馆调研编辑部副主任张琳介绍,目前“新市民新课堂”开设包括声乐、舞蹈、器乐、表演、美术、书法等8大门类的课程。她说,此前的培训以“普及”为目的,新馆投用后,计划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开办不同程度的艺术班,以迎合群众更高的培训需求。“由于新馆距离市区较远,我们下一步将要更多地走出去,送培训上门。”

济南市群艺馆除开展群众艺术活动和培训外,还承担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职能。

据了解,搬迁后,将有1间约300平方米的非遗实物展厅(声像演播厅),2间非遗现场展示厅,2间非遗传习所和2间非遗作品收藏室。“这样就能全面展示泉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面向大众进行各非遗保护项目技艺的普及、传承。”工作人员介绍,此前馆内供设面塑、鲁绣、剪纸和皮影4种非遗传习培训课程,将来会陆续增加微雕、刻瓷等非遗项目传习班。

2013年4月起,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非遗实物征集工作,目前已对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5个县(市)区进行了摸底,工作人员说,当地有不少保有非遗实物的群众愿意将其捐出。据介绍,新馆非遗实物展厅将于十艺节期间向市民开放,届时市民可以一览济南市170余项非遗项目的风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