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10月27日电(张俏)历时16天的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已接近尾声,细数这些日子的剧目演出,无论是技艺超群的表演者,还是现场热情似火的观众,我们不难发现,担当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群体正在“年轻态”
年轻观众身影屡见不鲜
十艺节期间,山东某大学一女学生自己掏腰包连续看了十五场戏剧演出;不远万里从武汉赶来欣赏《红楼梦》的戏剧迷只有26岁;大呼“王君安,我爱你!”那帮疯狂而不失理性的年轻粉丝;一批批赶来观赏昆曲《牡丹亭》、《红楼梦》的大学生……这些现象无不让人欣喜。北昆剧院院长曹颖对此表示,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冒雨来欣赏《红楼梦》感觉很震惊也很欣慰,中国优秀传统艺术需要靠年轻一代去传承和发扬。
据记者了解,就《柳永》那场演出而言,各地赶来看王君安演出的近百人“君”迷,大都是在网上早早买好了演出票。记者网上搜索“君安贴吧”发现,粉丝累计发帖数1259651,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以及“80、90”后。
在手机,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成为年轻人快餐文化的今天,演出现场能够看到有那么多年轻人出现并为戏曲痴迷,让人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正在消失的担心少了很多,反而加多了更多期待。昆曲《牡丹亭》演出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这样表示。梅花奖得主、著名戏曲演员魏春荣深有感慨地说,这次来山东最令人惊喜的事莫过于发现昆曲戏迷竟有很多小年轻,昆曲的传承有希望了。
“十艺节”艺坛新秀挑大梁 很多剧由80后担纲
此次十艺节文华奖参评的剧目中,很多角色都启用了艺坛新秀来担纲。如此次受关注度极高的昆曲《红楼梦》就是通过一批“80后”昆曲青年新秀来演绎的。据北昆剧院院长杨凤一介绍,此次出演的所有演员除两位梅花奖得主外,其余都是年轻人。年幼宝玉的扮演者翁佳慧是地地道道的“90”后,但据戏迷们反映,其角色之把握一点看不出她是艺坛新人。
在整个十艺节的参评剧目中,大胆起用优秀中青年演员的剧团的确为数不少。记者了解到,由山东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严复》,剧中30多位演员,除了李鸿章和贾吴官的扮演者之外都是80后,很多演员也是第一次挑大梁。而汉剧《宇宙锋》赵艳蓉的扮演者王荔是一位80后的汉剧新秀。武汉汉剧院院长刘智勇称,大胆启用80后第三代演员,就是希望他们能将汉剧的文化传承下去。
十艺节令优秀传统文化“年轻态”不再是口号
“不是为了留念,也不是为了彰显,为的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记者在走访十艺节演出剧团时听到过的一句话。此次十艺节参演的众多剧目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年轻态”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演员的包装上融入时尚流行元素,还是在演出剧目上选择青年观众熟悉的故事情节,抑或是启用80后艺坛新秀挑大梁,乃至观众群里总是出现众多年轻人的身影,这些都给中国的“传统艺术”披上了“年轻时尚”的外衣。
“青春版《牡丹亭》在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创作下绽放着青春的朝气,让人重新认识了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一位戏迷曾如此评价。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也告诉记者,《牡丹亭》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好听、好看,且融入了很多现代因素,和传统的昆曲有着很大不同,从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年轻的团队、年轻的技术、年轻的构思,加上一颗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北方昆曲剧院杨凤一如此说。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展览预告 | 生生流转——安徽大学(06-21)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