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传统苏南城市的南京,试图深层次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重新整合和塑造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
11月14日,全国首家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南京挂牌,致力于促进文化企业和金融资本之间的融合。当天,同时成立全国首个文化科技小贷公司。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是争创“国家文化金融试验区”的重要手段,未来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南京目前拥有约1.5万家文化企业,但多数规模偏小,“在细分领域内或有建树,但无法做大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为中小微企业的共性,缺乏投融资体系的支撑。
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除了落实和细化9部委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机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还有赖于地方的探索。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南京为此遴选了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4家文化银行,组建了1亿元的文创科技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推进文化类中小企业上市,以及支持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创业。此外,之前处于试验的省、市两级文化产权交易所也正式于当天营业,致力于版权和艺术品交易。
此次成立的文化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南京在文化与金融结合中尝试与探索的创新型组织。董事长吴任杰表示,试运营4个月授信文化企业40户,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尚无一笔不良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较大。“主要在于做细、做深,且其操作上不复杂,与科技型企业相比风险更好控制,因为服务对象和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在本地”, 吴表示,公司主要为影视制作、版权联盟、商标质押等业务提供贷款。
南京市金融办一位负责人认为,“在起步和试验阶段,主要是希望文化企业能够做扎实,做出地域特色,因此金融体系的支撑不在于追求量大。”
“以前南京科技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就业,现在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企业已是第一,主要都集中在主城区,社会效益远超经济效益”,南京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一位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11月14日,全国首家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南京挂牌,致力于促进文化企业和金融资本之间的融合。当天,同时成立全国首个文化科技小贷公司。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是争创“国家文化金融试验区”的重要手段,未来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南京目前拥有约1.5万家文化企业,但多数规模偏小,“在细分领域内或有建树,但无法做大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为中小微企业的共性,缺乏投融资体系的支撑。
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除了落实和细化9部委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机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还有赖于地方的探索。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南京为此遴选了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4家文化银行,组建了1亿元的文创科技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推进文化类中小企业上市,以及支持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创业。此外,之前处于试验的省、市两级文化产权交易所也正式于当天营业,致力于版权和艺术品交易。
此次成立的文化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南京在文化与金融结合中尝试与探索的创新型组织。董事长吴任杰表示,试运营4个月授信文化企业40户,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尚无一笔不良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较大。“主要在于做细、做深,且其操作上不复杂,与科技型企业相比风险更好控制,因为服务对象和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在本地”, 吴表示,公司主要为影视制作、版权联盟、商标质押等业务提供贷款。
南京市金融办一位负责人认为,“在起步和试验阶段,主要是希望文化企业能够做扎实,做出地域特色,因此金融体系的支撑不在于追求量大。”
“以前南京科技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就业,现在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企业已是第一,主要都集中在主城区,社会效益远超经济效益”,南京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一位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