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王家琰,我所敬重的学养深厚的大家

来源:周玉冰   2014年09月12日   浏览次数:2421

  认识王家琰先生快十年了。大约在2004年,我经人引荐请他为我一本校园小说题写书名。也是在那一次,走进他的书房看他书写。他握笔姿态特别,笔以中节之端得力,以上节斜钩,笔随指转。在屏神静气之间,随着笔管的灵活运用,一个个汉字展露在眼前,厚重中蕴涵无限活力,充满无限天机。

  王家琰的艺术成就是让人羡慕的。他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寿县,4岁时就在父亲王新三指导下临习颜、柳,后攻“二王”,临池不辍,孜孜以求。早在1976年,他的行书作品“鲁迅先生《赠日本歌人》诗”,被文化部和对外文委选赴日本参加“现代中国书道展”,次年又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书法选》的第一集,书名大震。他也因此受到张恺帆、赖少其的赏识,调进入省博物馆工作,与著名书画家葛介屏先生共事切磋,视野、胸襟为之大大开阔,也得以遍临名家碑帖,广博汲取艺术滋养。

  王家琰在盛名之后进行变法,强调悬空有势,意在笔先,行笔顿挫,一波三折。个人感觉,他这种书法之变与葛介屏先生用墨主张是一致的,表现效果上,要求纸墨相发,追求力度与节奏,写得一波三折,静心观之,能感受到他书写时情感的流动,整体风貌上则是气韵贯通,疏朗有致

  王家琰同时是一位造诣深厚的国画家,他画画受萧龙士指点,以书法入画,走的是大写意路子,在接受龙士老人的笔墨精髓后,汲取了齐白石、吴昌硕、李苦禅、青藤八大等人的笔墨精髓,笔力雄豪,纷披老辣,篆意隶味于国画具有盎然趣味和深邃意境,更具有人文情怀和勃勃生机。

  王家琰,我所敬重的学养深厚的大家。

  (周玉冰,作家,书画评论员,出版《海子的诗情人生》、《严凤英一家人》等十余部著作,现为市场星报艺术中心主任、《星空艺术》主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