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是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画家将感受到自然之美,转化升华为艺术美,籍以抒发个人情怀,共享大自然多彩多次的神韵,得到审美的享受、精神有慰籍。画家依时代精神和个人的兴趣取自然的片段,赋予人文内涵转化为创作成果。如何把真切的视觉感受、心灵悸动以及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物化为艺术意象,让真诚的艺术美的魅力。激发精神的升华,这些将赋予山水画创作的深刻意义。
徽州是历史上具有丰厚文化积的地区,这里历来以山水之秀、商贾之富、文风之盛、古迹之多、民风之淳、林茶之美而蜚声海内外。由于徽商对文化的崇尚,以及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诸多画家汇集于此,其中有渐江、石涛、梅清、程 、查士标、汪之瑞、肖云 、等永载史册的画家。他们以徽州地城为创作题材,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笔墨与形式的发展,形成了新安画派的画家们以灵活的用笔用墨打破清初画 保守思潮的笔墨束缚,以其风格的个性化,反映地域画家们的巨大创造力。稍后的黄宾虹,更是以卓而不群的大家风范对后世产生深远音响。杨世伦之所以选择徽州作为自己山水画创作的题材,更主要是徽州的山水田园、民居村舍、汀渚 岫等等,能够为山水画创作从形式风格到精神风涵,锤炼出自己的绘画语言。在他的“徽州山水”中,参差错落、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处于画面的主要位置,而非传统绘画中的点景。皖南的茶竹桑麻、田园烟村不同于其他的地域山水风貌,这里除海拔较高的黄山之外,所有的 山体,都被葱绿的茂林修 所覆盖,因此,作者是用层峦叠翠的的植被表现山体的结构起伏。传统的披麻 、斧劈 等等的概念哈手法,以及庸俗画风中不分南北的模式山水,都不能真切地表现徽州山水的变象形式。
画家每个人虽从同一传统基础上走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但由于个性、气质、学养、知识结构的差异,对传统便会有不同的吸收与诠释,因此,有悟性和思想的画家,也就形成了相异的艺术面貌。山水画表现风格在世纪初的今天,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如何在众多优秀的画家中确立自己的的位置,必须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世伦曾接受过系统的传统绘画技法训练,具有良好的把握捏造能力,但他与其精粹而不 程式,努力寻求着属于个人心境而构筑的自然意境和表现风格。风格和个性又是画家才智思维、功能修养的综合体现,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蹴而就。因此,如何借鉴吸收而“不与人同”,是绘画创作的坚守原则。
不断创新、张扬个性是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一个美术作品展,在众多的展品中能让观众驻足的,必定是新鲜独特的。所以,有创新才是有出息的画家。在绘画题材、表现形式、笔墨风格上,世伦通过工笔重彩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近两年来,他在皖南画了百余幅写生画稿,这些画稿稍作整理,就是一副完整的作品。作者用意笔线描的表现手法写意重彩,试图在画面的私彩表现上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同颜色、对比色在写意山水中的恰当表现,不是单一为了视觉的愉悦,而重要的是,如何与山水画意境相亲相融。写意重彩更易于水墨画拉开距离,在视觉上展现恢弘的阳刚之美,这是当今山水画家值得研讨的课题。
以写意重彩为表现形式风格的杨世伦作品,在全国美展中曾数次获奖,其绘画作品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风格面貌,是一位成功的探索者。但他并不是浅尝辄止的人,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必将获得新的突破和更好的成绩。 (中国网讯)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