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笔墨到位见功夫

来源:姑苏晚报   2014年12月08日   浏览次数:1374
前年春节前,战友老李写了几副春联发到我邮箱,字体有几分颜筋柳骨,让我刮目相看。我问他跟谁学的,他告诉我参加市纪委开办的书法培训班,每周安排一个晚上,有专职书法名家现场指导。我有点心动,请他给我也报个名,但报名后又因工作琐事较多迟迟没去参加。去年,我再次遇到老李,他送给我一斗方大小的作品,颜味十足,笔笔到位。原来我还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可一看他的作品真是自叹不如。于是,今年我下决心去书法班参加学习。经过一年多来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到,书法是美的艺术,更是修炼心灵的载体,是用心灵、用情感、用热情浇灌的图腾。
  书法班学员大多是机关人员。大家趣味相投,不分职务高低,有80后,也有像我这样两鬓斑白的老同志,在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习氛围浓厚。培训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人数不减反而不断增加。是什么力量吸引大家这么勤奋地学习?现在办公自动化取代动笔,机关人员的动手动笔能力在不断退化。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学习书法有助于培养机关人员的精气神,提高“学养”水平,增加一技之长,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关怀。
  培训班朱斌森老师每周精心备课,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位离开。他现场指导没有华丽的词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到位”,不厌其烦。他说“写字无定法”,看一个人写字如其才、如其人、如其心,章法、字法,关键是心法。要定下心来,用心写字,不能浮躁。我第一次把自己的一幅临摹作品请朱老师点评,本想得到他的肯定,没想他一点不留情面,说字的笔画笔峰都不到位。“故乡明月”四个字,“故”字写得太大,要上不顶天下不立地,左右要均等。“乡”(繁体)字是左中右结构,你写得字形太宽,主体部分又太偏下。“明”字篆书写法,写得太紧,要稍宽一点。这四个字笔画写法要注意与“明”字“月”部的变化。自那以后,我临帖时从建筑美、对称美、威严美上不断下功夫,力求字的平正、规矩。
  苏州是全国书法名城,培训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定期请来了书法名家辅导讲课。那天我听苏州青年书法家钱玉清授课和现场互动,受益匪浅。他说书法要体现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和个性美,如果一个书法家要写出个性,得模仿与创造兼顾。“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在书法创造的道路上,刻苦勤奋,博采众长。从警几十年,无论工作多么繁重,他每天雷打不动坚持书写,夜深人静时进行创造,有时甚至到天明。他特别告诫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初学者,创作作品要有个性,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效仿摹拟古人的狭窄道路上,要抛开古人的面目,求得精神的追随,要善于直接从古人的风格上提炼书法的规律和特征,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现场互
  动时,他挥毫泼墨,以文动情,寓情于墨,
  神采可见。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觉得怎么字写得越来越差,有点想打退堂鼓。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呢?那天书法班邀请了省书法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王伟林授课,让我受益良多。他讲一个人成才要靠勤奋,苏州著名书法家瓦翁先生的小楷《石湖文略诗选》直到80岁才获得全国书法大赛第一名。他又提醒大家在书写临帖过程中,不要只盯一个字,要上联下篇,不要单个看一笔写一笔,必须上下左右照顾到,还要注意可以大笔写小字,但不能小笔写大字。另外,工作之余读帖也是一种临摹的好方法。他的一番经验之谈对我启发颇大,坚定了我练好书法的信心。
  本期培训班快结束了,朱老师都要让大家出作品。经过三年的学习,多位学员楷书规范严谨,行草行云流水,隶书苍劲老辣,篆书则法秦刻石,孜孜以求神韵,获得了苏州市多位名家的好评。80后学员小徐的临摹王羲之的《圣教序》作品让朱老师刮目相看,他的作品线条流畅,运墨干湿相济,字体变化多姿,表现了一种敦厚、内敛的文化价值。长江后浪推前浪,笔墨到位见功夫,我们老同志要奋起直追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