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美术馆品牌公共教育项目“艺游乡里”的特别计划,本次志愿者招募“门槛”不低:必须是高校在读学生,优先考虑在读硕士或博士——因此,与美相遇的“你”,应该是一位85后;不限性别和专业,但需要有完整的工作时间——从4月到10月,志愿者将参加名师工作坊、分组调研、方案制定和执行,以及最后的总结,每个阶段约3天至7天左右;除了对有关乡村和非遗的一切充满好奇心,还有一个前提——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
“不要以貌取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浙江传媒大学图片摄影专业大三学生黄绮芸自己也笑了:“去年学校组织去安徽农村考察,我们住农家、洗冷水澡、盖的是潮湿的被子、拍的是民间手艺人,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的那部分。”对于如何整理、传播、再造乡土文化以及寻找非遗公开课项目难题,这位受过纪实摄影专业训练的90后女生也显得信心十足:“在日常生活里藏着许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是记录者。”
你真的不能低估年轻和热爱的力量——当黄绮芸在面试现场介绍自己同时也是“西湖文化特使”,身后响起了一位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生的惊呼:“这次浙江美术馆的志愿者招募链接,是你发在我们的QQ群里的吧!”
“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化志愿者,用年轻的眼光探索古物新韵,让它们被更多的人看见、感受以及爱上。就像黄绮芸和这位叫闵讷的“网友”一样,总会相遇,并惊喜地互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从7月到9月,由10位执行志愿者策划的50堂乡村艺术公共课,模样几何?浙江美术馆的招募海报上,并未给出明确答案。用教育推广部负责人李雯的话说,“我们提供画笔和工具,至于如何在空白的画布上挥洒‘奇迹’,就看志愿者的想象力了。” 因此,今天的面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道必答题:“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最感兴趣的非遗项目是什么?”不难听出其中的潜台词:每一堂课,都应该凝结着“一样的”情感浓度和文化深度,释放出“不一样”的精彩。而作为“基底”的农村文化礼堂,为乡村艺术共性模块的生发提供了容器。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