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速 人才和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主持人语:2006年,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北京市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十一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地方性实战策略的提出和制定,无论从中央还是到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均被提升到战略的发展高度。日前,在政府鼓励和扶持之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也纷纷利用自身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纵深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可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究竟怎样?如何有效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怎么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能动资源”?近日,本刊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三家店铁路中学高级美术教师翟煜平、中国插画网创始人肖永红就此进行了探讨!
产业驶入快车道 人才、技术成发展瓶颈
主持人:2006年12月10日至14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为集中的一次集体亮相,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到底涵概哪些方面,它的现状又如何?
刘迎建:文化创意产业其实是一个整合后的概念,它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产业形式,主要包括广告、设计、电视广播、数码娱乐、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和古董及文物等行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和需求的拉动,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中国的创意容产业已经形成了1200亿元的产业规模,并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展龙头地区,不仅形成了地区级产业聚集群,而且还形成了以此为核心向外围辐射的六大区域创意产业集群。可谓是发展迅速。但与美、日、英、韩等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条和利用市场杠杆转化为经济价值能力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只能说是初具规模,无论是产业链还是市场转换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肖永红:的确,近年来,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神速。据统计,2004年,我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31.8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占到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440亿元,占GDP的2.15%。所有的这些成绩对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来说都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欣喜的同时还需看到差距和不足。比如说,日前,美国仅电影一项所创造的价值就超过15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240亿元,将近占到我国文化产业总收入的36.1%。而同期我国电影综合收入为48亿元,巨大的收入差距则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创意的舞台上缺少强势话语权。
翟煜平: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创意经济的形成模式如出一辙,除了收入上的落差外,?~实上,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中国创造"面临的症结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时候,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作为整体的存在,因此不能够正确做出政策和投资的决定,就无法切实地得到落实。这个问题在今年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要切实发挥作用还须将其细化到具体工作中。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意产业还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创意产品消费需求不足等等问题.但是在所有这些问题中,人才和技术的瓶颈则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天不解决,中国的创意产业就难形成规模效应。
“艺术+技术”双轮驱动 创意产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主持人: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遇到问题就放弃。中国有句古话“知不足后方可知进”,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和推进?
刘迎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就是利用原创所激发的差异和个性,使创意走向创造再推动创新。创新依赖于制度,产业依赖于集群。产业集群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才能构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
在我看来,文化创意产业分两个方面:一类是传统的创意产业,一类是新的创意产业。传统的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传统的出版、设计、文艺、影视等,这些产业加上些数字化的元素,用电脑软硬进行处理使它效率提高,做的更快更好。新的创意产业是指完全基于电脑、网络和数字电视这种形式的创意产业,例如电脑游戏,动漫等全新的产业模式,这些产品开始大量占领人们的时间,替代了原来的娱乐时间。
从这两个方面看,可以概括出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艺术+技术,或者再细分,就是数字化艺术+数字化技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是当前中国创意产业的一大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城市白领+精神产品。过去中国制造,是制造硬件产品,依靠的是农民工,而现在的创意产业制造的是精神产品,依靠的是城市白领。安排不同类型的就业,对中国来说就是很大机会,谁强谁流行,美国强,所以美国的文化全世界流行。发达的创意产业对中国极其有利,中国现在要抓住文化创意产业,争取强大起来,也能在世界流行。
现在印度号称是世界的办公室,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中国同印度的竞争要靠两头夹击,中国不仅要靠制造的风靡全世界的硬件产品,也要靠中国制造的流行全世界的文化产品。
翟煜平:我是从事创意教学的,这几年在教学和市场运作中也发现:中国创意人才短缺不是某一方面,某个区域的,它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需要大量多媒体人员,仅上海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名,并且在此方面的领军人物更为稀少,这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观念上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规模化教育,因为就目前而言我国仍不太重视游戏人才培养,而像游戏学院这样优秀的培训机构也太少;其次,学校的学历教育跟不上,即使现在有部分学校已设立游戏专业培养游戏人才,而这批学生从毕业到成长为游戏企业急需的人才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必须加大应用实战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完全可以适当的把教学拉倒应用环节。
肖永红:谈到创意产业解决的问题,除了人才和技术外,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若要使创新对社会形成规模影响,必须使创造和创意形成产业化的模式。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创意产业前沿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那就是提升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进而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加快现代城市服务业发展,使之形成系统的产业链。
"创意"如何"创富"?
主持人:意识到问题,也找到了症结。据我所知,目前,我国传媒人,策划人,出版人,设计人,广?倘爽经纪人等创意人群都在积极进行着自身的角色转型,中国创意产业领域已经形成小企业与大公司各自占据文化创意和制造创意两端的局面,但有了各种创意产业园的"壳",如何吸引世界一流的"内容"来填充?又如何将创意变成财富?这些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对此,在座各位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刘迎建:创意自古就有,但是产业问题一直没有明晰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其产业链和产业的延伸,而在产业链上流动的最值钱的就是知识产权和技术. 以动画片制作为例,通常情况下,动画片的制作成本是每分钟1万元左右。如果要追求更好的效果,成本会升到每分钟2万元至3万元。然而动画片的卖价却不高。全国买价最高的央视不过每分钟1000元左右,有些地方台的价格甚至被压到了每分钟几十元。也就是说,售价仅为制作成本的1%。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许多动画片制作公司都处于一种亏损状态,在没有核心技术和有利的市场环境推动下,他们宁愿给国外影片打工挣加工费。所以要想把我国“创意”变成"创富"的关键就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创作效率问题。
创意产业对汉王来说也是重大机会。现在创意产业的基础主要是图像处理,这里面很关键的输入设备就是绘图板。汉王就抓住机会推出了创意产业中的硬件核心产品?D?D绘图板。绘图板以前都被日本的公司垄断,汉王现在已经有实力和能力推出与之抗衡的国产化产品的,绝对不能让日本的高价产品来限制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汉王下决心一定要让绘图板完成国产化替代,把创意产业的硬件基础落实到国内的IT产业基础上,降低文化创意产业的硬件成本,提高效率。现在汉王的绘图板产品已经问世了,并且在“无线无源”和“微压精密传感”两个关键技术上取得的世界性突破,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有更多的技术完成国产化的转移,到那时外国厂商动辄几千元的产品再也难在市场上立足,成本降下来了,利润自然上去了。
肖永红: 创意产业是一个头脑产业、知识产业。任何传统产业链条中的高端部分都可以独立出来,形成创意产业。传统产业的眼光是向外的,以开发外部资源、客体资源为主,而创意产业是以开发自身的主题资源为基础的,通过此来实现效益的放大和递增。所以掌控核心技术,开拓全新产业.也是实现创意到创富转变的手段。
翟煜平:还要有不畏强权、敢于叫板的精神,拿我们经常会用到的电脑绘画板来说,一直以来,其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他们垄断市场,国人不得不高价购买。与此同时,他们还设置了大量的专利门槛,企图把勇于自主创新的厂商排挤在门槛之外。这对我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然而,我们要敢去挑战。以前,老祖宗能做到的,今天,我们也能做到。像汉王那样在“无线无源”和“微压精密传感”这两个关键技术上世界性突破,那么我们就敢和日本的企业去分市场,如果我们做的更好,我们也可以把他们抛在后边,我们去领导市场,这完全是可能实现的。
主持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创意是创新和创造的精髓,在经济转型期,创意产业让人们更加关注“品牌”与“设计”的价值,希望,通过政府、社会、企业乃至个人的共同努力,引领中国走出“世界工厂”的藩篱,走向“文化创意”、 “中国创造”的大路。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