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世纪的回望----李可染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7年04月02日   浏览次数:1543



万山红遍(国画)   李可染

    “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祖国山河立传”……这些影响中国画发展的言论,至今仍被人们口口相传,它所承载的艺术实践和学术精神持续影响着当下的中国画坛。它们均出自于中国画大师李可染。
    今年适逢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3月2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开启了其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及李可染夫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邹佩珠等出席活动。纪念会由学者王鲁湘主持。参加纪念会的还有王琦、文怀沙、侯一民、廖静文、郑闻慧、杨力舟、程大利、安远远等文化界、美术界专家学者以及李可染先生家乡徐州市的代表近300人。

中国山水画革新的里程碑

    1907年3月26日,李可染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贫民家庭。他的一生,是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辛勤工作、锐意进取的一生。在20世纪中国画处在不得不变、不能不变的历史境遇时,李可染等中国画大家,接受了时代的挑战。他很早就确立了“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基本路径。他曾投师于齐白石、黄宾虹这两位传统功力深厚的大家,曾在西湖国立艺术研究院师从林风眠和法国教授克罗多,学习西方油画。他创造性地将传统精神同时代风范、中国气派同西方语汇融合一体,在中国山水画革新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将中国山水画的伟大传统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崭新的境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靳尚谊当初在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学习时,李可染先生是其水彩画课的老师。纪念会上,他回忆起先生当年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影响时,很有感慨地说: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实践成果在美术教学上至今仍很重要,比如说基础训练。现在很多创作有强调风格、忽视基础的倾向。进入21世纪,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正在日益变化,观念艺术流行,但它是不同于绘画的另一个品种,标准模糊。“创新”是观念艺术的惟一标准,这种艺术标准的变化,对传统绘画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来说冲击都很大。作为中国画画家,如何处理好中国山水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大的课题。他希望通过李可染纪念活动这一契机,推动人们重视研究传统,使艺术扎实地向新高度推进。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学生和其担任首任院长的中国画研究院的一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在发言中说,参加今天的纪念会,内心存有两种感动:第一是有感于可染先生倾其毕生精力和才智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创造性地将传统精神同时代风范、中国气派同西方语汇融合贯通,以创新求变之胆,取浑厚华滋之魂,将绵延上千年的中国山水画的伟大传统又推进到一个新的美学境界。20世纪的中国画史,因为有了可染先生这样的优秀画家,而显得坚实丰满和多彩。未来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因为有了可染先生等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丰厚积累,也必将更加稳健而充满朝气。第二,有感于可染先生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的建立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作为中国画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可染先生工作作风稳健睿智,通达开明。他在任时的中国画研究院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频繁。建院之初,全国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画家被邀来院进行创作,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为新时期传统中国画艺术的复苏,起到了春雨催生般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艺风潮涌动,中国画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可染先生以其丰厚的学养、卓越的胆识带领中国画研究院处惊不变,当有人说“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时,他却达观自信地预言“东方既白”。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立场、强烈的文化使命意识和复兴中国画艺术的自信与坚定昭然天下。

纪念前贤 作用当代

    “李可染与中国美术的历程促使我们回忆、思考和展望,我们应该为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认识李可染的艺术和创造,呈现出新的中国文化的价值。”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呼吁,站在面向21世纪的角度,梳理、研究其艺术成果,以推动当代艺术和中国美术的发展。他还从推进李可染研究的深度、扩大其艺术传播的广度方面提出了建议。如结合当前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的传播发达的特点,多角度、多形式在出版物上下功夫,尤其是向年轻读者推广上下功夫,把李可染这本“大书”的形象植根于社会需求中;在李可染先生艺术作品展示上做文章,一方面赋予其新的主题、学术评价的深度,另一方面,在全国兴建的美术馆中广泛推广、展示其作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推动李可染艺术向海外展示、传播。
    80余岁高龄的李可染先生夫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邹佩珠激动难抑:“20世纪的风云际会造就了李可染,不仅是他出生至今一个世纪、他与20世纪一个世纪的关联,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要以21世纪的眼光来重视审视。”她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用“世纪可染”为题来展开系列纪念活动,她会将很多李可染先生未竟的事业继续做下去。
    “世纪可染,华夏之光。”因身体原因未亲临现场的张仃先生,特意托人将此幅书法带到了会场以示纪念。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所言,我们纪念李可染先生,不仅是要纪念前贤、学习传统,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当代,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时代变了,但我们对于文格、艺格、人格的要求不会变;社会进步了,艺术创作的终极关怀不变。 
    先生“东方既白”的预言,已化作当代中国画艺术勃然葱郁的生机,以宏扬民族文化精神、重塑当代人文理想为己任的中国画艺术,正与当代中国比肩同行。实现新世纪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画艺术责无旁贷。据了解,李可染诞辰1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还包括在其故乡徐州举行的《李可染作品选》特种邮票首发式、《一代宗师李可染》电视专题片开机仪式、第二届李可染艺术节、纪念李可染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