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即将开幕
来源:www.cige-bj.com 2007年04月24日 浏览次数:1424
2007年5月2日至6日,“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将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盛装开幕。(5月2日为VIP日,5月3日――5月6日对公众开放)。从2004年开始,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便以国际性和专业化的态度在业界树立了标杆,它每年一次的持续举办已被视为中国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着三年丰富组织运作经验的中艺博公司将继续画廊博览会的品牌建设,经过冠名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将以更加清晰的面貌搭建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国际范围的当代艺术再次集合,让中国公众看到一个动态而富有生机的艺术图景。
谁在做――最新锐、专业的运作团队
200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倍令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操作团队。2007,这个新锐的组合经过一年的磨合和历练,在执行董事王一涵的带领下将进行实现新一轮的冲锋。
事实上,国际画廊博览会的运作模式是一个集个体创意与群体智慧的模式,每一个成员各司其责,“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独挡一面。”王一涵对这个团队的信任推动了年轻人特有的积极性和19信心,“作为执行董事,我不可能每一件事情事必躬亲,信任大家,让每一个人做好一个项目,是我们决胜的关键。”
“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我们也会讨论解决,”王一涵非常强调团队的力量,“其实,从招展、联络到媒体推广、画册印刷等诸多方面,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要强调专业性,这直接促就了大家在具体操作中的默契性――这种默契是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可迎刃而解的基础。”
谁会来――展厅面积激增,画廊更重品质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展示空间更为开阔,届时,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家著名画廊将进驻国贸上下两层共13,000平米的展厅,这其中既包括Howardgreenberg画廊,Marlborough画廊,Kewenig画廊等欧美顶尖画廊,也包括以色列的Bienth画廊,印度的Sakshi画廊,墨西哥的Guerrero画廊等来自当代艺术成长中国家与地区的优秀画廊的加入。
“在强调西方项尖画廊的参与之外,我们也注重画廊的‘地域性’问题,这和我们国家文化政策中强调的和谐、创新可谓不谋而合。”王一涵的态度指向十分明确,“在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成为现实挑战的今天,我们提出艺术市场的‘地域性’价值,提出‘市场性’与‘地域性’的关系是另外一种衡量艺术的尺度,这也使具有商业意义的画廊博览会具有了‘创新’的实在内涵。”
第二次参加画廊博览会的Marlboroug画廊中国艺术负责人Philippe Koutouzis说,“我认为国际画廊博览会是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一个最敏锐的窗口。这是一个具有商业价值和学术意义的重大项目,它正塑造着今日中国的艺术市场生态,其特征不仅表现在不断刷新的中国艺术品价格上,更表现在中国人的艺术接受方式、市场表现以购买能力等诸多方面。我们去年已经参加了这个盛会,而且受益匪浅,我盼望着今年五月份再次来到北京。”
买什么――名品蜂拥登陆,检验中国市场购买力
三届国际画廊博览会,成交率逐年翻倍――中外画廊都认识到了画博会组委会精心组织的VIP贵宾团队具备的巨大购买力,今年,Howard greenberg画廊,Marlborough画廊,Kewenig画廊以及国内的香格纳画廊、现在画廊、索卡当代空间等将带着“镇廊之宝”前来。届时,毕加索、安迪•沃霍、莫迪里阿尼等西方大师将和林风眠、赵无极等中国名家同台竞技;而当代艺术方面,蔡国强、张晓刚以及岳敏君等的作品同样会出现在博览会现场。
2006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奇迹之年,虽然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成交率下降,但是总的拍卖成交额却在不断上升――市场回归理性,但是精品价格却节节高攀,不少艺术家如刘小东、张晓刚、方力钧、陈丹青等均出现历史新高。买家们更注重收藏作品的品质和艺术家的能力。迈阿密的艺术交易者和收藏家Marvin Friednam说:“艺术交易只会越来越火热,这已经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生活装饰品”。
第雅艺术负责人吴青峰先生说,“我们带来了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发展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在近年来艺术市场的价格纪录被频频改写中已经得到了印证。我们相信国际画廊博览会带来的买家有足够的能力将它们搬回家去。”
看什么――特别展:群贤毕至,论剑京师
2007国际画廊博览会的特别展可谓“重磅出击”。王一涵在提到这个特别展的时候眼中闪现的是绝对自信的光芒:“这个特别展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它可以见证我们的标准和品质。”博览会邀请六名国际知名策展人推荐六名艺术家,每名艺术家被分配到一个80平方米的空间,策展人与艺术家要按照主题展要求的表达内容及表达形式来准备作品并进行展出。六位策展人和六个艺术家的大名的确如雷贯耳,他们是:
策展人Dani lo Eccher,意大利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艺术家Christian Boltanski
策展人Trevor Smi th,纽约巴德大学策展人
艺术家Kimsooja
策展人Gerald Matt,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艺术中心主席
艺术家Pascale Marthine Tayou
策展人Mami Kataoka,日本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资深策展人
艺术家Jun Nguyen―Hatsushiba
策展人费大为Fei Da Wei,北京尤伦斯基金会主任
艺术家李永斌Li Yong Bin
策展人巫鸿Wu Hong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主任
艺术家林书民Li rl Shu Min
“作为定位于国际化标准的博览会,我们在文化视野上必须同时面对中国和世界,我们在世界各国寻找适合特别展的艺术家,针对今天国际艺术中的共性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王一涵说,“我们采取一对一的策划模式,不同的策划人邀请艺术家,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由此产生的环境、文化和艺术的综合性问题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策展人费大为对于这个特别展也颇费心思,他说:“艺术批评总是试图揭示那些代表了艺术变化的特征。博览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当代艺术市场壮阔的景观。但在这个商业的操作中,还是能看到支持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的行为――那就是这个精心策划的特别展。当代艺术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家与策展人的新型关系,是展览将要揭示的现象,也是展览直接面对现实的姿态。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展览可以阅读现实。”
说什么――综合媒体论坛:拓展影像空间
“综合媒体艺术国际实验室暨论坛”是2007国际画廊博览会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届时,在二楼展厅内的多功能放映厅将会进行为期4天的影像特别播放活动,对国际知名艺术节进行介绍并播放推荐作品,以及中国新生代知名艺术电影导演的作品。
据担纲本次论坛总策划的李振华介绍,多媒体艺术家汪建伟、邱志杰,新生代导演王超、刘冰鉴、李扬以及建筑师马岩松将就独立个体的独立性发表演讲,另外,文化分众、信息过载、知识均衡等议题都将被提上论坛日程。特别展的六名策展人与六名艺术家也还会被邀请至博览会现场会议厅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活动。
“作为国际画廊博览会的一项特别活动,我们试图通过综合的讨论与多重媒体的呈现当代文化中历史、类型、意识以及社会的变迁。”李振华说,“这个活动其实是没有任何可以盈利的支撑点,但是我在和王一涵小姐详细介绍了这个论坛的学术意义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全力支持,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个事情可以推动中国多媒体影像艺术的健康发展。”
虽然距离开幕式还有一段时间,但王一涵已经不再像去年那样奔波劳碌,“今年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事情变多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各种细节上――比如我们要做好几本画册特别展的布置。贵宾晚宴今年也要求很高,请哪些人来,晚宴后的非洲音乐PARTY等等,都是很细微的事情,我们力求一丝不苟。”
“我们要树立一个形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竭尽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公众看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看一个有品质的博览会。”对于这样的一场盛会,值得我们期待。
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背景介绍:
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批准单位:中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演出家协会 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2007年5月2日――6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厅
参展单位:118家画廊,六家艺术基金会,20家专业媒体
展览面积:13000平方米
展品形式: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录像艺术…
展品数量:5000余件
展品总价值:10―15亿人民币
合作媒体:国内媒体 129家 海外媒体27家
联系人:白洋
地址:中国北京尔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国际大厦B座1019
邮编:100007
电话:64096667―806
手机:13910305515
邮箱:by_1029@126.com
网址:www.cige-bj.com http://cige.news.sina.com.cn
画廊博览会记者入场券顺序使用说明
顺序:2007年5月2日VIP预展及预展酒会,媒体凭VIP酒会请柬由贵宾通道入场;
2007年5月3日博览会开幕式,媒体凭开幕式请柬由贵宾通道入场;
2007年5月4日博览会期间,媒体凭记者证由正门入场;
2007年5月4――6日博览会期间,媒体凭票由正门入场;
谁在做――最新锐、专业的运作团队
200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倍令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操作团队。2007,这个新锐的组合经过一年的磨合和历练,在执行董事王一涵的带领下将进行实现新一轮的冲锋。
事实上,国际画廊博览会的运作模式是一个集个体创意与群体智慧的模式,每一个成员各司其责,“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独挡一面。”王一涵对这个团队的信任推动了年轻人特有的积极性和19信心,“作为执行董事,我不可能每一件事情事必躬亲,信任大家,让每一个人做好一个项目,是我们决胜的关键。”
“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我们也会讨论解决,”王一涵非常强调团队的力量,“其实,从招展、联络到媒体推广、画册印刷等诸多方面,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要强调专业性,这直接促就了大家在具体操作中的默契性――这种默契是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可迎刃而解的基础。”
谁会来――展厅面积激增,画廊更重品质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展示空间更为开阔,届时,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家著名画廊将进驻国贸上下两层共13,000平米的展厅,这其中既包括Howardgreenberg画廊,Marlborough画廊,Kewenig画廊等欧美顶尖画廊,也包括以色列的Bienth画廊,印度的Sakshi画廊,墨西哥的Guerrero画廊等来自当代艺术成长中国家与地区的优秀画廊的加入。
“在强调西方项尖画廊的参与之外,我们也注重画廊的‘地域性’问题,这和我们国家文化政策中强调的和谐、创新可谓不谋而合。”王一涵的态度指向十分明确,“在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成为现实挑战的今天,我们提出艺术市场的‘地域性’价值,提出‘市场性’与‘地域性’的关系是另外一种衡量艺术的尺度,这也使具有商业意义的画廊博览会具有了‘创新’的实在内涵。”
第二次参加画廊博览会的Marlboroug画廊中国艺术负责人Philippe Koutouzis说,“我认为国际画廊博览会是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一个最敏锐的窗口。这是一个具有商业价值和学术意义的重大项目,它正塑造着今日中国的艺术市场生态,其特征不仅表现在不断刷新的中国艺术品价格上,更表现在中国人的艺术接受方式、市场表现以购买能力等诸多方面。我们去年已经参加了这个盛会,而且受益匪浅,我盼望着今年五月份再次来到北京。”
买什么――名品蜂拥登陆,检验中国市场购买力
三届国际画廊博览会,成交率逐年翻倍――中外画廊都认识到了画博会组委会精心组织的VIP贵宾团队具备的巨大购买力,今年,Howard greenberg画廊,Marlborough画廊,Kewenig画廊以及国内的香格纳画廊、现在画廊、索卡当代空间等将带着“镇廊之宝”前来。届时,毕加索、安迪•沃霍、莫迪里阿尼等西方大师将和林风眠、赵无极等中国名家同台竞技;而当代艺术方面,蔡国强、张晓刚以及岳敏君等的作品同样会出现在博览会现场。
2006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奇迹之年,虽然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成交率下降,但是总的拍卖成交额却在不断上升――市场回归理性,但是精品价格却节节高攀,不少艺术家如刘小东、张晓刚、方力钧、陈丹青等均出现历史新高。买家们更注重收藏作品的品质和艺术家的能力。迈阿密的艺术交易者和收藏家Marvin Friednam说:“艺术交易只会越来越火热,这已经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生活装饰品”。
第雅艺术负责人吴青峰先生说,“我们带来了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发展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在近年来艺术市场的价格纪录被频频改写中已经得到了印证。我们相信国际画廊博览会带来的买家有足够的能力将它们搬回家去。”
看什么――特别展:群贤毕至,论剑京师
2007国际画廊博览会的特别展可谓“重磅出击”。王一涵在提到这个特别展的时候眼中闪现的是绝对自信的光芒:“这个特别展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它可以见证我们的标准和品质。”博览会邀请六名国际知名策展人推荐六名艺术家,每名艺术家被分配到一个80平方米的空间,策展人与艺术家要按照主题展要求的表达内容及表达形式来准备作品并进行展出。六位策展人和六个艺术家的大名的确如雷贯耳,他们是:
策展人Dani lo Eccher,意大利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艺术家Christian Boltanski
策展人Trevor Smi th,纽约巴德大学策展人
艺术家Kimsooja
策展人Gerald Matt,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艺术中心主席
艺术家Pascale Marthine Tayou
策展人Mami Kataoka,日本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资深策展人
艺术家Jun Nguyen―Hatsushiba
策展人费大为Fei Da Wei,北京尤伦斯基金会主任
艺术家李永斌Li Yong Bin
策展人巫鸿Wu Hong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主任
艺术家林书民Li rl Shu Min
“作为定位于国际化标准的博览会,我们在文化视野上必须同时面对中国和世界,我们在世界各国寻找适合特别展的艺术家,针对今天国际艺术中的共性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王一涵说,“我们采取一对一的策划模式,不同的策划人邀请艺术家,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由此产生的环境、文化和艺术的综合性问题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策展人费大为对于这个特别展也颇费心思,他说:“艺术批评总是试图揭示那些代表了艺术变化的特征。博览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当代艺术市场壮阔的景观。但在这个商业的操作中,还是能看到支持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的行为――那就是这个精心策划的特别展。当代艺术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家与策展人的新型关系,是展览将要揭示的现象,也是展览直接面对现实的姿态。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展览可以阅读现实。”
说什么――综合媒体论坛:拓展影像空间
“综合媒体艺术国际实验室暨论坛”是2007国际画廊博览会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届时,在二楼展厅内的多功能放映厅将会进行为期4天的影像特别播放活动,对国际知名艺术节进行介绍并播放推荐作品,以及中国新生代知名艺术电影导演的作品。
据担纲本次论坛总策划的李振华介绍,多媒体艺术家汪建伟、邱志杰,新生代导演王超、刘冰鉴、李扬以及建筑师马岩松将就独立个体的独立性发表演讲,另外,文化分众、信息过载、知识均衡等议题都将被提上论坛日程。特别展的六名策展人与六名艺术家也还会被邀请至博览会现场会议厅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活动。
“作为国际画廊博览会的一项特别活动,我们试图通过综合的讨论与多重媒体的呈现当代文化中历史、类型、意识以及社会的变迁。”李振华说,“这个活动其实是没有任何可以盈利的支撑点,但是我在和王一涵小姐详细介绍了这个论坛的学术意义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全力支持,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个事情可以推动中国多媒体影像艺术的健康发展。”
虽然距离开幕式还有一段时间,但王一涵已经不再像去年那样奔波劳碌,“今年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事情变多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各种细节上――比如我们要做好几本画册特别展的布置。贵宾晚宴今年也要求很高,请哪些人来,晚宴后的非洲音乐PARTY等等,都是很细微的事情,我们力求一丝不苟。”
“我们要树立一个形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竭尽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公众看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看一个有品质的博览会。”对于这样的一场盛会,值得我们期待。
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背景介绍:
2007“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批准单位:中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演出家协会 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2007年5月2日――6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厅
参展单位:118家画廊,六家艺术基金会,20家专业媒体
展览面积:13000平方米
展品形式: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录像艺术…
展品数量:5000余件
展品总价值:10―15亿人民币
合作媒体:国内媒体 129家 海外媒体27家
联系人:白洋
地址:中国北京尔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国际大厦B座1019
邮编:100007
电话:64096667―806
手机:13910305515
邮箱:by_1029@126.com
网址:www.cige-bj.com http://cige.news.sina.com.cn
画廊博览会记者入场券顺序使用说明
顺序:2007年5月2日VIP预展及预展酒会,媒体凭VIP酒会请柬由贵宾通道入场;
2007年5月3日博览会开幕式,媒体凭开幕式请柬由贵宾通道入场;
2007年5月4日博览会期间,媒体凭记者证由正门入场;
2007年5月4――6日博览会期间,媒体凭票由正门入场;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