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
来源:文汇报 2007年08月06日 浏览次数:1240
从2002到2006年,上海数字媒体企业数量由2千多家增加到近9千家,数量增加约2.7倍。据市多媒体行业协会预测,未来3至5年,上海多媒体CG产品及技术服务的总产值将达到每年100亿元。
但是,多媒体产业井喷式的发展,使业内创意“灵魂”紧缺的问题提前暴露。据悉,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名,而且在此方面的领军人物更为稀少,国际级“大师”不足10名。
“多媒体梦工厂”格局初现
上海多媒体产业制作力量之强出人意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多媒体制作和技术的角度来讲,上海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一个“多媒体梦工厂”正在崛起。
目前,全国第一家多媒体产业中心――长宁区多媒体产业园税收已超过2亿元;闸北区“多媒体谷”2007年的目标是完成20亿元产值;位于徐汇区的上海市数字娱乐中心则把目标市场定位于世界信息化排名前30位的欧美国家。
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人力支持。2005年底,市多媒体行业协会与上海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建立水晶石教育上海中心,中心挑选了一线高级人才和专家进行授课,设置了不同的电脑图像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重点培养学员实际项目操控能力;同年,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区与韩国京畿数字内容振兴院签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韩方培训师资和项目,充分发挥其数字媒体产业的先发优势,广泛开展数字动画领域的人才培训合作;2006年3月,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又牵头建立了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数字媒体培训基地,在教学内容上,紧贴行业需求,开设了“建筑可视化、maya影视动画”等系列课程,开班至今,已为上海的数字媒体企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100人。
艺术味浓郁的多媒体
历经5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上海多媒体产业遭遇到了瓶颈。有关专家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多媒体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数十万。但目前本市多媒体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其中高端人才仅占5%,国际级“大师”人才不足10人。目前,多媒体行业“大师”的年收入水平为30万元以上,较高层次多媒体人才月薪往往也有上万元。
造成上海多媒体人才紧缺的原因,主要是多媒体行业本身技术更新快,更重要的是多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它不仅仅需要“硬邦邦”的技术,还拥有强烈的艺术特质。
上海超艺多媒体的胡俊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小玩意”:珠宝展示盒。俯视这个小珠宝盒,原本密闭在盒内的首饰居然“站”在了盒子之上,每一个侧面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记者的眼前。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装置完全根据物理原理设计,不需要任何能源,制作成本也不高。胡俊介绍说,多媒体产业的高附加值就体现在创意设计上;但现在这一产业的人才队伍中紧缺的恰恰是创意“灵魂”。
孵育创意“灵魂”
创意“灵魂”虽然不能“教出来”,但却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孵育”。
目前,市多媒体行业协会与市多媒体产业园区共同举办了四届“上海国际电脑图形图像大赛”,吸引了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CG(电脑图形图像技术)优秀人才的积极参与,作品总数从第一届300余件发展到本届的3000余件,历届大赛关注人群超过50万,成为了培养和鼓励多媒体设计人才的重要平台。
为了把比赛的“孵育”效应尽可能地放大,从举办第一届上海电脑国际图形图像大赛以来,主办方每次都举办相关的活动,挖掘大学生在数字图形图像领域的新颖创意和新锐创作力,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今年的第四届上海国际电脑图形图像大赛落幕后,市多媒体行业协会还联合国内80多所开设多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在校园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
记者还了解到,明年的第五届上海国际电脑图形图像大赛,将进一步关注专业人才的储备,积极搭建专业人才接轨上海多媒体产业发展的“绿色通道”:除了表彰和嘉奖CG优秀人才,还将组织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培训机构学员与上海数字媒体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使上海加速成为多媒体人才的“孵育场”。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