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一幅刘海粟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早期代表作《雍和宫》在“隐身”84年后现身记者面前,它将在12月21日东方国拍2005秋季《华人西画》专场中上拍。刘海粟美术馆专家经过鉴定后称,此画是市场流通的刘海粟作品中的扛鼎之作。而油雕院专家通过进口溶剂的精心修复后,将原本“酱油汤”似的画面还原出刘海粟原作中最真实的色彩光影。
84年后重见天日
据介绍,《雍和宫》是刘海粟创作于1921年的早期作品,当年应蔡元培之邀,在北京大学演讲并举办画展,展出了《雍和宫》、《北京前门》等36幅作品。然而这幅画在1923年出版的《海粟之画》发表过后,就一直散佚未见。其姊妹篇《前门》则现存于刘海粟美术馆。
东方国拍西画部主任叶雯向记者透露了此画的征集来源。一位内地藏家今年年初从外地一家小拍卖公司以30多万的价格拍下此画,由于当时拍场上全部是国画,独此一幅油画,加之其画框破旧,画面暗沉,因此毫不引人注目。
刘海粟美术馆研究部主任沈虎昨天向记者表示,从有刘海粟鲜明特色的画布、画框、颜料上可以断定,此画为刘海粟的原作真迹。画框底部还有一块小铜牌,是刘海粟当时一批作品的标志性标识,仔细辨认可见“刘海粟作”四个字。据悉,刘海粟的女儿获知此画后非常激动地想一睹真容,因为她也从未见过此画,其家人也不知道这幅画是如何流于市场的。由于市面上流通的刘海粟真迹甚少且来源模糊,刘海粟之子曾提出过撤拍要求。
市场可见最优之作
据沈虎介绍,刘海粟生前对这幅作品偏爱有加,亲自留有文字记述:“一座庄严灿烂的牌楼,用火似的琉璃盖顶,檐下拿翠绿碧蓝相间描起回龙,……我全身热血,不息的潜跃。挥,挥,挥我的画笔!”刘海粟的“老笔纷披”在《雍和宫》画面上一览无遗,用笔泼辣奔放,用色大胆生动,深受印象派塞尚、凡高的影响。沈虎大胆放言,认为它“是市场上露过面的刘海粟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
迄今为止修复过近200幅刘海粟油画的钱益中和韩连国两位油雕院专家,昨天向记者透露了修复细节,“刘海粟的作品当时都用进口画布、进口画框和颜料,我们拿到的《雍和宫》颜色昏暗,蓬头垢面,像‘酱油汤’,我们用进口溶剂清洗画面,恢复了原作90%的鲜亮色彩。修复过后,画面上的雍和宫门前牌楼,阳光感觉很强烈。”
据透露,这幅《雍和宫》的保守估价为80万到120万,目前刘海粟最贵的单幅作品是不久前286万元成交的《裸女》,沈虎直言《裸女》的艺术价值“远远赶不上”《雍和宫》,因此《雍和宫》有望冲击刘海粟作品拍卖的个人新高纪录。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作(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