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国际研讨会(9月,上海)
来源:http://www.made.com 2008年11月07日 浏览次数:1698
- 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国际研讨会(9月,上海)
- 活动事项: 头脑风暴聚焦全球研发管理 技术创新提升中国企业形象
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国际研讨会
大会主题:研发(技术)中心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大会主题:研发(技术)中心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时间:2009年9月25日-27日 地点:上海市某5星级宾馆(另行通知)
学术支持: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中国汽车会议网
主办单位:优势咨询机构
合作媒体
新 浪财经、中国管理传播网、畅享网、栖息谷、北大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企业管理、21世纪商业评论、环球商业评论、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 报、销售与市场、经理人、中国信息化、信息方略、信息周刊、中国计算机报、IT经理世界、慧聪网、价值中国、赛迪网、天极网、E-works、博锐管理在 线、希赛网、客户世界、营销与服务论坛
会议概要
研发机构,是指专门以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信息调研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为主要业务活动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近几年来,跨国公司改变了过去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母国的做法,开始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海外。
世 界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犹如汽车的车轮和驱动系统,必须高度协同才能够高效运营。随着跨国公司和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的发展主导性得 到全球一致的认可并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科技人员话语权的扩大、以及各行业对工程技术管理的日益重视和亲睐……我们已经感受到科技为王时 代到来的步伐。
如何缩短中外技术的差距?如何强化企业技术成果的创新和管理?如何协调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核心技术高层与实施者如何互 动?研发管理的组织结构如何设置最符合企业利益? 协同产品开发(CPD)与集成产品开发(IPD)的利弊如何权衡?等等诸多问题都一一摆在快速成长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层面前,如何破解研发(技术)中心目 前遇到的管理难题?我们需要借鉴各种行业的经验,丰富我们的智库,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律,寻找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主办“中国研发(技术)中心管理国际 研讨会”的初衷。我们迫切期待中国政府、制造型企业、效率专家关注我们所倡导的主题,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
学术支持: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中国汽车会议网
主办单位:优势咨询机构
合作媒体
新 浪财经、中国管理传播网、畅享网、栖息谷、北大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企业管理、21世纪商业评论、环球商业评论、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 报、销售与市场、经理人、中国信息化、信息方略、信息周刊、中国计算机报、IT经理世界、慧聪网、价值中国、赛迪网、天极网、E-works、博锐管理在 线、希赛网、客户世界、营销与服务论坛
会议概要
研发机构,是指专门以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信息调研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为主要业务活动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近几年来,跨国公司改变了过去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母国的做法,开始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海外。
世 界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犹如汽车的车轮和驱动系统,必须高度协同才能够高效运营。随着跨国公司和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的发展主导性得 到全球一致的认可并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科技人员话语权的扩大、以及各行业对工程技术管理的日益重视和亲睐……我们已经感受到科技为王时 代到来的步伐。
如何缩短中外技术的差距?如何强化企业技术成果的创新和管理?如何协调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核心技术高层与实施者如何互 动?研发管理的组织结构如何设置最符合企业利益? 协同产品开发(CPD)与集成产品开发(IPD)的利弊如何权衡?等等诸多问题都一一摆在快速成长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层面前,如何破解研发(技术)中心目 前遇到的管理难题?我们需要借鉴各种行业的经验,丰富我们的智库,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律,寻找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主办“中国研发(技术)中心管理国际 研讨会”的初衷。我们迫切期待中国政府、制造型企业、效率专家关注我们所倡导的主题,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
主办地背景
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全球重新配置其 研发资源,将部分研发活动放在发展中国家进行,逐步实现研发活动的全球化。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正在成 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研发活动的聚集地。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的上海,其智力资源非常丰富,引进研发机构可谓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截止2008 年5月底,上海共有世界级研发中心300多家。一些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如微软、通用汽车、GE、拜耳、柯达、英特尔、3M、思科、飞利浦、本田、佛吉亚、伟 世通、AMD、EMC、甲骨文、国家开发银行、施耐德、安利、杜邦、礼莱、辉瑞、诺华、标致雪铁龙、罗门哈斯、陶氏化学、强生、MSN、贝尔阿尔卡特、开 利、菲亚特、摩托罗拉、诺基亚、IBM、西门子、Nortel、本田、日立、东芝、罗氏、ABB、舍弗勒、联合利华、Ebay、可口可乐、德尔福、 Avanex、百事、雀巢、圣戈班、雅诗兰黛、霍尼韦尔、米其林、中兴、天合、麦格纳、福特、日产、夏普、葛兰素史克、谷歌、富士施乐、泰乐、PTC、达 能、DSM、海尔、罗地亚、上汽、亨斯迈、固铂、珀金埃尔默、AVL李斯特、宝钢、辉门、赫克力士、Swatch等,在上海都有研发中心,而且规模都很 大,并逐步发展为该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全球研发中心。会议放在上海举办是众望所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主要议题
探讨研发中心的运作与管理最佳机制
从日资汽车企业研发组织模式看中国汽车研发结构的发展趋势
R&D国际化趋势及未来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的成因和现状
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发展模式研究
目前中国企业R&D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中外研发机构R&D活动的对比研究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战略分析及对策
当前跨国公司R&D投资管理的主要特点
知名企业研发管理经验交流
其他热点话题。。。
参会代表
政 府主管部门、两院院士、世界500强/跨国集团/大型企业的研发总监、项目投资部经理、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总工程师、相关职能部门经理、项目组核心 成员;科研院所领导;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中外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项目负责人、设计研发主管;制造业、流通业、咨询机构、金融投资机构、高 等院校、高新技术园区等关联领域的工程技术、教学和科研人员;专业媒体。。。
参会费用(视需要可提供同声传译设备)
提前报名并付款优惠措施
人民币1,500元 2008年12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人民币2,200元 2009年3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人民币2,900元 2009年7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人民币3,600元 2009年9月10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本届大会特设18位VIP坐席,会议期间VIP将获得前排就座和与演讲嘉宾同桌共餐的待遇,相关费用如下:
人民币2,500元 2008年12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人民币3,200元 2009年3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人民币3,900元 2009年8月31日之前报名并付费
尊贵席位,不容错过!
大会报名截止日期:9月10日,概不接受现场报名。以上价格均包括会议期间工作用餐、茶歇、欢迎晚宴;会议资料和企业参观接待等。
其他事项
1、分专题研讨
会议拟设“汽车研发的现状和未来”、“R&D管理中心的创新价值实现”等系列技术交流活动;
2、展览展示
为了展示中外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推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主办单位将在会议期间举行“先进技术研究成果及创新管理展示会”。欢迎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院所、高校及应用企业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展位价格(以下展位均提供汽车工程师大会入场券1张):
VIP展台:8800元(3米*3米标准搭建)
精品展台:6800元(3米*2米普通搭建)
标准展台:4800元(3米*1米标准搭建)
高新技术展台:3800元(2米*1米标准搭建)
品牌及形象展区(特装区,30平方米起):800元/平方米-光地
3、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由组委会编辑出版《中国研发(技术)中心管理国际研讨会》会刊,欢迎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学术研究人员围绕此次会议主题撰写论文,优秀论文将推荐到大会宣读,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征集要求如下:
1)论文要求围绕主题内容充实、数据准确、文字通顺,字数控制在6千字以内。
2)文稿录入请用Word系统,版面为A4纸规格,通栏排版,上下左右页边距均取30mm,文章不留打印页码。
3)要求附英文摘要,正文后列出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简介及通讯方式;
4)论文请务必在7月31日之前发送到(ejohn@online.sh.cn)邮箱里;
5)入选论文集作者将有机会获邀免费出席大会。
会议日程(初步行程)
9月24日各地代表报到,布展
9月25日及26日上午全体大会
9月26日下午汽车设计和研发分论坛(听众一律免费入场)
9月25日-26日参观日,27日撤展
所有提前申请参观注册者(8月31日前),一律免费入场.其他人员20元/张入场券。
历届汽车研发版块演讲嘉宾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郭孔辉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松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管 欣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 骏 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博士/研究员级高工
荣惠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张兴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宋 健 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陈子?うnbsp;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刘 波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曾 皓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余卓平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曾应龙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主任
王登峰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礼洲 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车身部主查/高工/博士
丁 勇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邢如飞 华晨汽车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
戴 轶 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级经理/博士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邬晴晖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郑祖丹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被动安全部部长
孙云波 上海汉风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蔡 谦 上海大众技术中心造型科造型项目经理
雷雨成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 杰 神州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专用车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教授
范 俊 格特拉克亚太地区工程技术总监/工学博士
李 黎 重庆长安汽车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来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教授/博导/机械与自动化系主任
杨 林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教授/博导/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
唐庭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交通工具研发中心主任
张 军 北京市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集团总裁
余宁梅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唐 伟 安世亚太 EBU产品经理
徐锦胄 日本西迪阿特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峥嵘 瑞萨科技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市场中心副总经理
钱伟勋 PTC中国资深技术经理
赵予民 北京锐意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Marco Bonetto 意大利博内通设计公司总裁兼主席设计师
Karsten Wachholz 爱达克车辆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Fulvio Giuliano 意大利意迪雅工业设计公司c
Terry Spall 英国米拉公司亚太区总裁
Juergen Holzinger 麦格纳斯泰尔公司的全球领导管理高层,博士
Daniel Sobocinski EDAG China Co.,Ltd.产品开发经理
Ennio Chiatante 柯马汽车工程(中国)事业部经理
Volkmar Wolf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工业集团技术中心工程师
Joe Molloy 英国CGI公司总裁
CLAUDIO CANDINI 意大利意迪雅(I-DE-A)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Hannes Boergardts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底盘管理系统总监
Mr.Dave Seifert 英斯特朗结构试验系统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郭孔辉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松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管 欣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 骏 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博士/研究员级高工
荣惠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张兴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宋 健 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陈子?うnbsp;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刘 波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曾 皓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余卓平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曾应龙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主任
王登峰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礼洲 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车身部主查/高工/博士
丁 勇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邢如飞 华晨汽车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
戴 轶 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级经理/博士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邬晴晖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郑祖丹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被动安全部部长
孙云波 上海汉风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蔡 谦 上海大众技术中心造型科造型项目经理
雷雨成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 杰 神州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专用车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教授
范 俊 格特拉克亚太地区工程技术总监/工学博士
李 黎 重庆长安汽车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来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教授/博导/机械与自动化系主任
杨 林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教授/博导/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
唐庭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交通工具研发中心主任
张 军 北京市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集团总裁
余宁梅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唐 伟 安世亚太 EBU产品经理
徐锦胄 日本西迪阿特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峥嵘 瑞萨科技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市场中心副总经理
钱伟勋 PTC中国资深技术经理
赵予民 北京锐意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Marco Bonetto 意大利博内通设计公司总裁兼主席设计师
Karsten Wachholz 爱达克车辆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Fulvio Giuliano 意大利意迪雅工业设计公司c
Terry Spall 英国米拉公司亚太区总裁
Juergen Holzinger 麦格纳斯泰尔公司的全球领导管理高层,博士
Daniel Sobocinski EDAG China Co.,Ltd.产品开发经理
Ennio Chiatante 柯马汽车工程(中国)事业部经理
Volkmar Wolf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工业集团技术中心工程师
Joe Molloy 英国CGI公司总裁
CLAUDIO CANDINI 意大利意迪雅(I-DE-A)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Hannes Boergardts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底盘管理系统总监
Mr.Dave Seifert 英斯特朗结构试验系统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报名联系
电话:021-33518744,33518742 联络:王先生(13801949747)
传真:021-62904313 电邮:ejohn@online.sh.cn
电话:021-33518744,33518742 联络:王先生(13801949747)
传真:021-62904313 电邮:ejohn@online.sh.cn
- 具体地址:上海市某5星级宾馆(即将公告)
- 开始时间:2008-09-16
- 截止时间:2009-12-31
- 结束时间:2009-12-31
- 主 办:上海优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会议网www.made.com.cn
- 费用说明: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made.com.cn:81/salon/2008/0916/content_216.htm
相关新闻
- [艺术关注]展览预告 | 生生流转——安徽大学(06-21)
- [艺术关注]风鹏正举——吉安市青年画家十人作品(04-13)
- [艺术关注]著名画家魏兴无参加将军部长书画研讨(11-23)
- [艺术关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07-06)
- [艺术关注]青年画家曹雪岩妙笔丹青(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