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 > 展讯
  • 迷思与潜語——吴维羲作品展
  • 展览城市:上海 展览时间:2009-08-08 结束时间:2009-09-05 来源:中国美术服务网 2009年07月20日
  •   对桃花源的完美想象是千古以来的文化迷思和心灵诉求,“桃源”是中国古代人生艺术化生存追求之典型代表。自1998年以来,吴维羲选择“桃源”这一文化符号为其创作题旨和驰骋想象的母地,在其作品中植入象征与隐喻,寓入一己的文化思考与文化关怀。其作品以个性化的、带有荒诞色彩的符号和形式构成,营构神秘、梦幻般的东方意象,彰显与自然相亲的灵魂之自由,既抒发自我内心深处关于诗意生存的秘思,也透露出对诗意贫困时代中人的精神漂泊状态之悲悯以及关于究竟应当寻求何种“存在”的思考。其图像意义旨在遥接古典美学与生存智慧,以此映照、反思当下因工具理性的越界而带来的人的异化之生存状态和境遇。其笔底“桃源”的种种幻象,是走在寻求诗意栖居之路上的追问和“迷思”,也是真实而真诚的内心独白和潜语。

      基于对材料、绘制技法及表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吴维羲这批作品采用了布本与纸本并行配套的方法,后者既为前者的创作底本,同时又因精绘而使其本身即具有显著的作品性。本次展览以其纸本作品为主。

      开幕时间:2009年8月8日19:00开始

      展览时间:2009年8月8日-9月5日

      展览地点:…尚画廊 

      地址:上海五原路82号(近常熟路)

      电话&传真:86 21 54035292   13061621246

      邮编:200031,

      E-mail: hollyz_art@126.com

      作者自述

      迷思與潛語

                       ——吴维羲

      生息于大地之上的人,需要安居。古代种种居住模式均与其人文精神相摄相映,“居之安”,从来就深蕴人之生存意识与生命意识。神若远离,形居何所?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飞跃推动人类物质文明臻于空前高度,但同时亦为此付出沉重代价,面临能源危机、生态危机、身份危机等种种问题。时至今日,科技理性膨胀而人文精神匮乏,诸如物质充盈而精神空虚、欲望嚣张而信仰缺失、感官满足而道德滑坡等诸文化问题已凸显于人的生存图景中,——非但现代人在形质上的居住因城市的喧嚣和拥挤而显得尴尬和窘迫,并且,因现代技术内在功利性价值的无限扩张而造成人性异化与心灵禁锢,更使人在精神上陷入漂泊无根的状态,处于无家可归之境,正如特拉克尔所云:“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 

      在钢筋水泥和声光电气中狂欢的现代人与渐行渐远的传统早已是隔岸相望。但传统毕竟留下了灯盏,懂得求索栖居之诗意的人,应该让内心的火种与它光光相接。重温传统价值与古典智慧中的整体观、天人相谐观等,不仅能为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提供相当启示,也能为虚火上升的生活清热解毒,为急功近利的文明消肿、止疼,而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还乡”。

      还乡需要反躬自省,因此应以一个探索者的形式,重历先哲前贤的心路历程,去挖掘深埋在文化记忆深处已被时人逐渐遗忘的心灵潜语。基于此,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摆脱自己早期作品单纯追求田园诗情的创作路数,而开始在作品中植入象征与隐喻,不动声色地寓入一己的文化思考与文化关怀。之所以选择“桃源”这一文化符号为创作题旨和驰骋想象的母地,是因为对桃花源的完美想象正是千古以来的文化迷思和心灵诉求,“桃源”为中国古代人生艺术化生存追求之典型代表,藉此正可展开对理想生存模式的追问,重温儒释道的生存智慧。因此,以《桃源丛考》、《寻找回来的世界》为代表的这批作品,并不直接描摹工具理性的越界而带来的人的异化,而是从吟唱中国古典宇宙情怀的角度去寄寓诗思,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反思与追溯。这批作品以个性化的、带有荒诞色彩的符号和形式构成,营构神秘、梦幻般的东方意象,彰显人与自然相亲的灵魂之自由,既抒发自我内心深处关于诗意生存的秘思,也透露出对诗意贫困时代中人的精神漂泊状态之悲悯以及关于究竟应当寻求何种“存在”之思考。不言而喻,遥接古典美学与生存智慧,以此映照、反思当下异化的人之生存状态和境遇,正是《桃源丛考》、《寻找回来的世界》的内在潜语。

      人之“思想”,是对本真的倾听,而运思之人,必行思之迷途,此即先圣所谓“所知障”。但人也正因为有了“倾听”,才加重了生命的重量。笔底“桃源”之种种幻象,是走在寻求诗意栖居之路上的追问,也是“迷思”,但却是真实而真诚的内心独白和潜语。

      用艺术来表达“倾听”,用“潜语”代替直接叙述,可能会少一些粘缚,多呈一分反观内照的光明。

      吴维羲  

      吴维羲 Wu wei xi    1975年生于四川广汉
      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艺术学院高研班

      现供职于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博物馆陈列学

      从事艺术创作,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参展:
      2009

      广汉-什邡书法艺术交流展(什邡艺术中心•什邡)
      四川省第五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2008
      尚——MAIL Art作品展(...尚画廊•上海)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年度新锐展•中国目光(墙美术馆•北京)

      2007
      第二届“星空灿烂”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2005
      四川墨华艺术研究会年会作品展(绵阳书画院)
      2003
      三星堆诗书画院•绵阳书画院作品联展(亚洲国际邮展展场•绵阳)
      1999
      庆祝建国5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1998
      四川省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1997
      庆祝香港回归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主要收藏:

      组画《三星堆千古之谜》      纸本工笔  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1997年

      《意象山水》   英国水彩纸•油性笔线绘  广东私人收藏                      2002年

      行书《自作诗》              纸本      日本私人收藏                      2004年

      《梦里江湖》                纸本彩墨  康坦艺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收藏  2008年

      《春山奏鸣曲》              布本彩墨  康坦艺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收藏  2008年

      主要著作:
      《三星堆——古蜀王國的神秘面具》(合,中文版·英文版),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
      《走進三星堆》(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青铜之光耀三星》(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1。

      主要发表:

      《三星堆诗书画院院刊·吴维羲专题》,三星堆诗书画院,2008

      《三星堆诗书画院五周年作品集》,三星堆诗书画院,2007

      《当代美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总第14期)

      《当代速写艺术》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

      艺术史研究论文刊载于国家级学术期刊、收入多部论文集。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市级社科课题研究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艺术作品

作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