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振兴中华文化 艺术家周天黎倡议两岸多元共存

来源:投稿   2009年07月31日   浏览次数:1759

  一清轩主人、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周天黎表示在两岸快速交流的当下,「双赢为要、多元共存」,将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振兴中华文化艺术。

  台湾综合研究院7月10日由新任董事长、「行政院」前「政务委员」黄辉珍宣布,敦聘周天黎出任该院高级文化顾问。

  黄辉珍指出,台综院是致力台湾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分析研究,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超党派、专业化研究与发展的公共平台,其中,文化研究也是台综院主要研讨项目之一。

  他说,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密切,台综院高级文化顾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都甚为重要,周天黎具有中西文化背景、视野宏观,人品学识和艺术成就都卓越不凡,值得借重。「如今她同意出任该职,可说众望所归,也是台综院的光荣。」

  周天黎表示,台综院拥有一流的专家群,在社会科学、经济建设和战略规划、政策分析研究等方面,深受各界重视。

  她指出,当前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快速发展,由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纠结,加上体制有异,互信尚浅,势必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隐忧,因此,海峡两岸的政府和领导人以及战略智库,需要更多创意,进行务实的沟通与善意的磨合。

  1956年出生,原籍上海的周天黎,号一清轩主人,少时曾受过中国书画名师谢之光、唐云等指导,1983年留学英国,1986年定居香港。她现任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香港美术家联合会名誉主席,是中国文人画在新时代重要流变中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人物。

  她以艺术创作和论述,广受艺文界瞩目。重要美术理论著作《中国绘画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思考》、《一个中国女画家的思想片断》、《孤峰顶上:周天黎论艺术的真谛》,被称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美术界、文化界最有思想性贡献的重要文章之一,学术成果拓宽了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美学境界。

  1987年,中国经济学家千家驹题词「坠石崩云抒笔意,藏锋舞剑力画风」相赠、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生前抱病为周天黎画集题写书名,并赞扬她「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是可以预见的」;这些艺术成就肯定,让她在1988年被时任院长的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聘为浙江画院第一批「特聘画师」。

  近年,周天黎夫妇把坐落在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的老宅,改建为周天黎美术馆,建筑体高4楼,同时也是「剡西书画院」和「中国美协嵊州写生基地」,建构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美学的重要研究场域。

  周天黎具有独立的艺术视野和强烈的精神追问,对中国当代画坛深入了解,透过她的作品和艺术观念,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自中国传统文化所衍生的人文情怀。

  2009年〈己丑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则进行周天黎个人新春书画展,首次展出该馆珍藏的50多件各期书画精品。

  其中,有数十年前创作的《竹林一家》、《艺苑奇花》等传统精品,2008年为国际奥委会创作的《百合花鸟图》,以及最新创作《藤花深处有鸟声》等,作品都折射着中西合璧的艺术魅力,在笔墨探索中透出艺术家强烈的精神追问,可说涵盖了她创作生涯的重要阶段。

  她对西方优秀文化思想,也认识颇深。1986年她创作花鸟画《生》,以极其简洁的笔墨和画面,阐扬揭示美好事物具有永恒不灭的生命力,并一定会战胜腐朽邪恶的终极真理,这显现表现出她生命观的凝视,也达到中国当代文人画精神的最高峰层。

  画家苏东天教授,在总624期《美术报》发表「论周天黎《生》创作的成功和意义」专文,评论说:「《生》是生命论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生命论,更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的形象哲学之花朵。它表达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它是对一切残害生命罪恶的无情裁判!她向历史和世人展示了人类精神的最高标志─生;生存是人和一切生灵的权利,生命尊严不可侵犯!生命精神百毁不灭!因此,《生》的诞生,从艺术语言上印证了人类的崇高理念和精神格局,展示出人类良知的力量,震古烁今!」"

  另一幅作品《偷袭》,描绘一只灰雀正准备从背后出其不意地向一只辛勤劳作的蜜蜂发起突击,揭示了人性时态中的善恶面目。寓意「告诫善良诚实的人们世道险恶,要警惕卑劣小人、恶人的暗算。」

  周天黎笔下都把鹰作为凶残、贪婪、邪恶、强暴的代表形象加以抨击和针砭,一反传统以鹰为「英雄」的喻义,深沉地传达着她对社会弱势苍生的惜怜。她指出,「人不良善,则为非人,人若作恶,等同禽兽!」

  周天黎曾如此表述,「生活在一个道德标准和文化意义渐渐崩解失坠的年代,我常常想,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脊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中坚。对所有愿意在精神家园里坚持纯真的中国艺术家而言,只有在心中拥有对中华民族无私的大爱,我们才能给善恶以公正,给灵魂以道义,才能给艺术赋于艺术的尊严。」

  她强调,「我们只有看清自己人格的欠缺和扭曲,以及高尚精神的丧失,同时又认识到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所承负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才能省悟良知,怀有悲悯,逃出心狱,拯救自己。」

  缘物抒情,扬善惩恶、悲天悯人,是周天黎绘画作品经常表现的意境。而这一意境的内层,正强烈地蕴含着画家正义、良知的精神品格,也清楚展现出她的人格特性及人生与艺术的独特走向。

  相信此次周天黎获聘出任台综院的高级文化顾问,必能为两岸中华文化振兴,以及和平交流,注入一股清流活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