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谢晋宇:收藏是无底洞是勾人瘾的药

来源:   2013年04月29日   浏览次数:1641

  正在崛起的工薪收藏势力

  导语:谢晋宇,中国的平民收藏家代表,坐火车往返京沪看展览的艺术爱好者,卖了房子都要买艺术品的工薪阶层,可能将是中国艺术圈的一个新传奇。艺术收藏,正在改变这个中国男人的一生。

  2013年3月,任职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的谢晋宇,正准备收拾自己的行囊与家私,迁到四川大学从事艺术管理方面的研究。这场职业生涯的转变,竟然归因于他从2005年开始的当代艺术收藏。

  跟随呼唤的人容易成功

  1962年出生于西藏拉萨,长在四川的谢晋宇,因为父母供职在三线建设的国防单位,小学到高中总需要走半个小时山路才能到镇上就学。身体羸弱、家庭成分不好的他,生性内向,总是遇到外界的不认同与欺负,这造就了他极端不自信的个性。这样的个性伴随他的成长,在群体中不起眼的他,唯一幸运的是学习成绩还不错。虽然从小自知应该念中文系,无奈父母出于“文革”的经历,决绝地阻止了他的选择,于是他带着疑惑于1980年考入四川大学,进入了外人羡慕不已,而他自己根本没有感觉的政治经济学系。

  谢晋宇数学不好,就读经济系特别痛苦。那时硬着头皮啃马克思的《资本论》之外,能带给他慰藉的是电影、川剧和美术馆。“当时,只要有新片上映,我就会去看。几乎看完那些年上映的每部电影。”谢晋宇回忆道。最喜欢的是那个和他名字只差一个字的谢晋。他甚至一年级时就突发奇想想要退学去学导演,当然,这在那个时代只能是“异想天开”。大学期间,谢晋宇与数学相关的学科都挂掉了,因为害怕分配不好,他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念书。不过,命运又给他开起玩笑,原本想进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他被调配至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当时,政府正关心于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问题,“人口与发展”成了热门专业,但面对海量数据,他又一次陷入无可奈何地应付之中。

  1987年,谢晋宇拿到硕士学位,同时留校任教。内向的他,要在众人前演讲,还要讲自己毫无热情的人口学。“第一次讲课时,我感到极端紧张,觉得那不是我。”他回忆。疲于满足外界要求与学校指标,他对人生毫无热情,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机械式地从事着不喜欢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从青年变成一个在教学工作中校友成绩的中年人。

  敏感于人口控制已完成使命,看到了人口作为资源的可能性,谢晋宇转向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新兴学科,参与创设了大陆最早一批人力资源系。后来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生涯研究的他,开始用生涯规划来解救自己。

  来自艺术的呼唤

  谢晋宇迷上收藏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像许多开始收藏的人一样,邮票是他的起点。

  真正让谢晋宇走上艺术收藏的是“嘉德在线[微博]”这个网站。嘉德在线是中国嘉德[微博]拍卖在2000年成立的艺术品在线销售平台,销售的艺术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百万人民币。“我一接触就迷上了,就像是购物成瘾的妇女一样,每天都要上网看有什么东西,几乎每周都会买。”如此的热情,使得谢晋宇一开始买了很多垃圾。“买着,买着,眼光就慢慢好起来了。而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也不知道卖给谁,索性就给朋友或者送礼。所以我也没太在意花那些冤枉钱。那大概就是我的艺术启蒙学费吧。”

  真正让谢晋宇不离不弃的艺术收藏,还是当代艺术。而这也从嘉德在线这个网站开始,2004年嘉德在线推出毕业生作品专场,征集人卢柯强很勤奋地到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征集学生的毕业创作进行在线预展与竞拍。这个立意良好的专场,吸引了谢晋宇的注意。已经教书十几年的谢晋宇,对于毕业学生的感受与困难自是熟悉。学生毕业创作中的实验性、对于想象的探索和创作的真诚,不仅让谢晋宇喜欢,甚至是被打动。

  谢晋宇回忆。“有一年严冬,他在北京和陈明强、张丽丹几个学试验艺术的央美学生见面、买作品。学生张丽丹说:“拿到这笔钱又可以作作品了。”这句话震动了谢晋宇,那是他第一次深切感触到学生创作的艰难。

  这种来自心底的触动,让谢晋宇慢慢将收藏中心转移到当代艺术收藏,尤其是针对年轻、刚毕业的艺术家。“我的这种收藏方式其实很简单,首先我的预算并不多,其次我认为收藏这些年轻艺术家,是一种‘穷人帮穷人’的概念。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很需要被肯定、被扶一把。如果我有能力又喜欢,为何不去做?”。在这种“穷人帮穷人”心态下,谢晋宇收藏了许多目前正当红的年轻艺术家,如臧坤坤、闫珩、郑维、李明、黄亮、潘泓钢、胡有辰等。他不免也会走火入魔,碰到超出自己预算的作品,甚至为此卖掉了房子。

  谢晋宇说,他现在只听得到“艺术的呼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