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关注

30年美术大事记

来源:《美术观察》   2006年02月02日   浏览次数:2490

(转载自《美术观察》杂志)

  编者按:此文转载自《美术观察》杂志2005年12期“30年美术社会影响力评价”专题。

  1976年

  3月25日 《美术》杂志复刊,第1期发表中国画《俏不争春》、油画《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泥塑《农奴愤》。

  1977年

  2月18日 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历时2个月。

  9月 文化部宣布撤销“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建制,恢复中央美术学院。

  1978年

  5月25日 《美术》第3期发表《〈美术〉1976年〈创刊词〉必须批判》。

  5月26日 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主办的“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绘画展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

  5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恢复,下设的各协会筹备组成立。

  1979年

  6月15日 《世界美术》杂志创刊。第1期发表邵大箴文章《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简介》。

  6月25日 《美术》第5期发表吴冠中文章《绘画的形式美》。

  8月 《连环画报》第8期发表连环画《枫》。

  9月26日 首都机场候机楼壁画群落成。

  9月27日―12月2日 第一届“星星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东侧展出。9月29日遭禁,同年11月23日移展北海公园“画舫斋”。

  1980年

  3月12日 “第五届全国美展”评奖结束。油画《1968年×月×日雪》、油画《为什么》、油画《春》获二等奖。

  10月 “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中央美院举办,展出《西藏组画》、《九歌》等作品。

  1981年

  1月10日―16日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评奖委员会评出一等奖2件:油画《父亲》、版画《秋瑾》。

  1982年

  2月25日 中国美协向中央提出《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

  1983年

  2月28日 “刘国松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4月2日 张大千在台北逝世。

  5月5日―25日 “毕加索绘画原作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0月5日―18日 中国对外展览公司举办的“挪威蒙克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油画及版画作品116件。

  本年 《塔吉克姑娘》创作完成。

  1984年

  1月1日 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联、美协湖南分会、湘潭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筹委会联合举行“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大会”。

  7月 “北方艺术群体”在哈尔滨成立,主要成员有舒群、王广义、任戬、刘彦等15人。

  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5年

  3月18日 庞薰■在北京逝世。

  4月21日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中国美协安徽分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和《美术史论》编辑部筹办的“油画艺术讨论会”(“黄山会议”)在安徽泾县召开。

  5月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6月3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成立《中国美术报》社;同年7月6日创刊。

  7月 《江苏画刊》第7期发表李小山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11月18日―12月8日 “美国当代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作品国际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12月2日 青年创作社、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举办的“’85新空间”展览在杭州浙江美院陈列馆开幕。

  1986年

  2月22日―3月6日 江西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江西省文联、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南昌市美协、南昌画院联合主办的“黄秋园中国书画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6月 “谷文达国画新作展”在西安举办。

  8月15日―19日 《中国美术报》与珠海画院联合主办的“’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在广东珠海举行。

  9月28日―10月5日 “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在福建厦门举行。

  12月23日 “观念21―行为展现”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

  1987年

  5月25日 “非洲艺术展览”在北京举行,展出非洲三十多个国家的五百多件作品。

  6月―7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超写实绘画展”在京举办。

  9月6日―10月4日 “首届中国艺术节美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三四千件作品基本涵盖了民族民间美术的各个领域。

  10月 “国际敦煌艺术研究学术讨论会”在莫高窟召开。

  1988年

  3月16日 文化部社文局颁发《关于命名户县、金山县等45个县、区、市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文件。

  4月28日 首都20万群众投票选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它们分别是:北京图书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北京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东四十条地铁车站。

  10月15日 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徐冰版画艺术展:析世鉴――世纪末卷”及“吕胜中剪纸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2月22日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艺委会、中央美院画廊、广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989年

  2月5日―19日 《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美术》杂志、《中国美术报》、《读书》杂志、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中国市容报》、《文学自由谈》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由于展览过程中出现“枪击事件”,展览暂停。2月10日重新开展。2月14―16日,因收到匿名信而再次闭馆。

  2月17日 中共中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

  4月11日―17日 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展第一回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25位画家的作品。

  9月 《中国美术全集》(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60卷全部出齐。

  12月5日 李可染在北京逝世。 

  12月25日 《中国美术报》宣布自1990年1月1日起停刊。

  本年 “星星十年”展览在香港举行。

  1990年

  3月 栗宪庭首创“政治POP”概念。

  5月12日―20日 “刘小东油画展”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

  7月7日 由法国文化部主持、“艺术领地”协会组织的“为了昨天的中国明天――中国前卫艺术的聚会”艺术展在法国瓦尔省布利也尔村揭幕。这是当时西方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活动。

  9月27日―10月3日 “中国首届风景油画邀请大展(北京)”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展出百余位画家的134件作品。风景油画自此风靡一时。

  12月 北京海淀圆明园福缘门村周边逐渐有自由艺术家聚集。

  本年 第一届“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开幕。

  1991年

  4月19日―22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新时期美术创作研讨会”(“西山会议”)在北京召开。美术界六十余人参加会议并发言。

  7月9日 《北京青年报》主办的“新生代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

  8月12日 林风眠在香港逝世。

  9月 香港太古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中国当代油画拍卖”。油画《浔阳遗韵》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137万港元)。

  10月29日 黄君璧在台湾逝世。

  10月 《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出版。

  1992年

  6月12日 卡塞尔文献展的外围展“欧洲外围现代艺术国际大展”(“K―18展”)在德国卡塞尔展出,倪海峰、孙良、仇德树,王友身、李山、蔡国强、吕胜中等人参加,中国前卫艺术作品开始进入国际大展。

  10月20日 “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在广州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开幕。主办者以“中国首次举办的艺术交易会”为口号,同时聘请艺术主持人、批评家组成评委会,评出文献奖(王广义、李路明)、学术奖、优秀奖共27名。允诺奖金高达45万元,进而惹出长达两年的法律纠纷。展览后出版有画册《理想与操作》。获奖作品同年底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0月21日 “新历史小组”的任戬、梁小川、周细平在“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现场实施“消毒”行为。

  12月3日 应北京大学“九十年代社”之邀,圆明园画家在北大三角地举办露天现代艺术展。

  1993年

  1月29日 山西文化界青年艺术家自发组织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乡村计划・1993”开始。活动旨在使现代艺术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将艺术还给大众。

  1月31日―2月14日 “后89中国新艺术” 展在香港艺术中心和香港大会堂开幕。展出五十余位大陆前卫艺术家的两百多件作品。展览共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情节意象、内观与抽象、装置艺术(新道场)、悲剧浪漫6个部分。后赴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巡回展出。

  6月13日―10月10日 “45届国际威尼斯双年展”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中国艺术家首次进入西方重要大展。

  6月29日 “美术批评家’93年度提名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1月16日―25日 文化部组织的大型艺术品交易会“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厦9号馆举行。

  1994年

  7月16日 吴冠中起诉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伪作《毛泽东肖像》。此系国内画家首例伪作官司。

  8月7日 刘海粟在上海逝世。

  本年 北京通县宋庄开始有艺术家迁入。

  1995年

  10月7日 文革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嘉德’95秋季拍卖会上以550万元人民币售出。

  10月 文化部、中国国际展览交流中心、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主办的“德国现代艺术展”在北京太庙大殿举行。博伊斯等德国艺术家作品参展。

  1996年

  3月2日―6日 “以艺术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这是90年代规模较大的一次装置艺术展。

  9月14日―19日 “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在浙江美院画廊举行。展览中召开了三个主题研讨会,试图探讨信息社会中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及现象与影像的关系。

  12月22日 “卡通一代’96第一回展”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展览厅举办。展览主持杨小彦称至此“大众趣味以某种方式进入艺术领域”。

  1997年

  4月9日―20日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及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11月 《中国文化报》发表吴冠中文章《笔墨等于零》。

  1998年

  1月2日 “生存痕迹――’98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在北京举行。展览强调以边缘化立场进行本土性的就地创作和展示。

  3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当代美术馆、国际艺苑美术馆同时举行。

  1999年

  6月12日―11月7日 “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在意大利举行。参展作品《威尼斯收租院》(蔡国强)被授予“大会国际奖”。四川美术学院旋即以著作权拥有者遭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5月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现象文丛》出版。

  6月7日 “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展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12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4月 中国银行赞助上海香格纳画廊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公益广告形式发表《赵半狄和熊猫咪》观念艺术作品巨幅灯箱。

  6月9日―27日 “萨尔瓦多・达利绘画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1月6日 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第3届上海美术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海上・上海”为主题,除展出传统的艺术形式外,另增设装置、录像、电影、媒体、摄影、建筑、观念等当代艺术类型。2001年1月6日展览结束。

  11月4日―14日 上海双年展期间,“不合作方式”展在上海苏州河畔东廊艺术画廊举办,并编辑有《不合作方式》作品集。

  2001年

  4月5日 《美术》第4期展开“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

  2002年

  1月7日 “中华青年影像大赛:DV新世代”作品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启播。

  5月13日 中国国家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11月18日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文献集《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同时出版。

  12月2日 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主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2003年1月6日展览结束。

  本年 一批艺术家将工作室迁入北京大山子原国营798厂厂区。

  2003年

  2月25日 文化部授权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的专门规划统筹和组织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工作机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在北京挂牌。

  7月25日 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北宋祖刻《淳化阁帖》第4、6、7、8卷。

  7月22日 《隋人书出师颂卷》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3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中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人民币收购。

  10月18日 失散海外143年的圆明园铜兽首“猪”与2000年“回归”的“牛、虎、猴”共4件清代雕刻在北京圆明园公园免费向公众展出。

  10月11日 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武强县旧城村村民贾振邦旧居年画古雕版现场展开抢救活动。

  2004年

  5月1日―9日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浦东新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主办的“2004动漫形象博览会”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亮相。

  6月26日 “北京瀚海2004春季艺术拍卖会”上《杜甫诗意百开册页》(陆俨少)以693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书画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价。

  10月10日―11月27日 “法国印象派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后移展上海、香港。

  11月11日 王朝闻在北京逝世。

  2005年

  3月26日 “2005毕加索北京艺术大展暨毕加索时尚艺术季”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幕。

  10月22日―26日 首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在北京通州宋庄镇举行。开幕当天,300位艺术家的六百余件作品在小堡村街头展出,近五十间艺术家工作室开放5天,供群众参观。

  11月11日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系列亮相。

  连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