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学者画家与池田大作的梅缘
一个中国学者画家与池田大作的梅缘
沈 泓
一个是蜗居于深圳一栋旧楼房顶层的普通的中国人,一个是拥有遍布世界各国1200多万信仰者的精神领袖――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一个在华夏中国,一个在东瀛日本。人海茫茫中,只因一幅画,两人走到一起……
在国内,他深居简出,不事张扬,保守着古典的大隐风度。
1997年2月的一天,全世界 发行600多万份的《圣教新闻》报头版头条以大半版的版面发表一篇介绍和评论他的文章,作者竟然是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
在中国,池田大作最敬佩的人是周恩来,最欣赏的人是他。池田大作为周恩来和邓颖超栽了两棵樱花树,池田大作将树命名为“周樱”与“周夫妇樱”。在日本,为某一个人栽一棵树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只有创造了最高成就的人,才能享受如此高的荣誉。池田大作还为一个人栽了一棵树,在东京富士美术馆旁的日本著名的梅园,池田大作为他和他太太栽了一棵梅树,命名为“苏东天夫妇梅”。
苏东天一鸣惊人,他获得“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获得如此殊荣,对第一个,创价大学秘而不宣,称是“某国元首”,另一个就是苏东天。
永恒的宇宙生命,呈现在梅花的五个花瓣上
1994年1月,池田大作访问深圳,应邀到深圳大学演讲。此前,学校要准备送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校领导想到池田大作酷爱艺术和收藏,决定送一件艺术品给池田大作。校领导首先想到了本校的
很多教师都知道苏东天平时爱画画,画得到底怎么样?无人知道。他闭门泼墨,深藏不露,令人莫测高深。安排由他画画的最大理由就是他是本校教授,能代表深大。校领导决定由苏东天画一幅画送给池田大作。
两个月后,苏东天带着他的画走进了校领导办公室。展开画,是一幅梅花图。画是没有裱的,显得皱皱巴巴,并不起眼。
校领导有点担心,对他说:“送好的画嘛,这是送给池田大作的。”但已经来不及再画“好画”了。
没想到,一展开画,池田大作就两眼放光,久久凝视,心领神会,充满了惊讶和赞赏地说:“我还没有看到过画得这么好的梅花!”
池田大作十分高兴。校领导也震惊了,没有想到“遍观千器而后认器”的艺术鉴赏家池田大作会如此欣赏这幅画。
池田大作激动地问:“是谁画的?”
“是我校中国文化与传播系的教授苏东天。”校领导说。
池田大作迫切地说:“我能否见他?”
此时,池田大作马上就要为深圳大学全体师生作“人文主义大地万里无垠”的演讲,已经没有时间单独会晤。作为弥补,学校领导将苏东天安排在第一排就坐,在演讲会前,举行了赠送礼物的仪式。
池田大作赠送给深大的是一个画有樱花图的大瓷盆。
深大向池田大作赠送苏东天画的《梅花图》时,专门向池田大作介绍了坐在第一排的
池田大作当即将苏东天拉上讲台,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你的画画得太好了!我从来没有看到画得这么好的梅花,非常感谢,欢迎你到日本举办画展。”
两人一见如故,池田大作和苏东天一见面就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并向苏东天发出访日邀请。
乍一看来,他们的差异太悬殊了,然而有一点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酷爱艺术、视艺术为生命,都是人类诗意的创造者,都是精神领空的不懈的探索者,他们都写出了有价值的著作――
他们一个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关门弟子、中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硕士研究生;一个是酷爱艺术的“桂冠诗人”、日本最大的美术馆“东京富士美术馆”的创办者。一个出版了《诗经辨义》、《易老子与王弼注辨义》、《徐渭书画艺术》、《诗经新释选》等学术专著,在学术界劈面惊艳;一个以《展望21世纪》、《新人间革命》和《21世纪的警钟》等180多部著作风靡全球……
演讲会结束,池田大作回到宾馆细细观赏《梅花图》,越看越喜欢,禁不住向深大外事处提出要苏东天的资料。
苏东天已经回到市区的家里,外事办的同事驱车到苏东天家里取资料,后来,池田大作要到他家里去看看,回赠一些礼品。
苏东天在他的旧屋子里接待了池田大作派来的副会长一行贵客。
虽然苏东天在中国画坛名气还不大,但他知道,他走的是一条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很多人断言,这条路已被潘天寿、吴昌硕、黄宾虹和齐白石走到了尽头,因此苏东天明知道前路茫茫,仍要一意孤行。他明白,他走的也许是一条永无出头之日的路子,然而一旦成功,中国文人画就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高山流水,知音难得。苏东天偶尔也有过叹息:天下几人
人花相遇的时候,同在一个大生命的枝头开放。我就是花,花就是我
1995年5月底,苏东天夫妇应池田大作之邀飞往日本。
飞机抵达东京,池田大作派出副会长等一行热情地将苏东天接到东京最豪华宾馆。创价大学校长已在此迎侯。
苏东天一走进宾馆房间,就看到两只大大的筐子:一只筐子放满水果;一只筐子里放满了鲜花,上面放着两封信,分别是写给苏东天教授和杨瑞芝夫人收。
苏东天夫妇打开信封,只见里面装着印刷精美的樱花贺片,上面打印着池田大作的欢迎词:苏东天先生(杨瑞芝女士):欢迎您来日本创价大学!我高兴地期待着与您见面。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苏东天夫妇感受到池田大作的深情厚意,激动不已。
第二天是
下午在创价大学大厅中举办“苏东天先生绘画展”开幕式。 隆重的开幕式后,人们又到另一个大厅,举行苏东天荣获“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的颁奖仪式。
作为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创价大学,他们授予“最高荣誉奖”是十分慎重的。颁奖者说:“至今最高荣誉奖只颁给两个人,一个是一位国家的元首,一个就是苏东天先生。”“中国学者画家苏东天”书画展使热爱中国艺术的日本人士大开眼界。画展轰动了日本,日本的一些报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池田大作专门著文,描述了画展的盛况:“在创价大学举行的‘苏东天先生绘画展’上,会场里的人们都陶醉于画作散发出的芳香气息中。一看苏先生的妙笔,仿佛步入梅园之中,而自己也好像变成初春的梅花。简直可以说是‘花人不二’。人们体会到感应很深的境界……”
池田大作对苏东天绘画展的评价,使得这一画展成为中国画家在日本最成功的画展之一。
画展开幕后,池田大作还安排苏东天夫妇参观了“牧口纪念馆”。牧口是创价学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会长,池田大作出任创价学会会长后,为了纪念他的前辈和恩师,专门在创价大学旁修建了一座极为豪华的纪念馆。
在这里,等候已久的池田大作接见了苏东天夫妇,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中,池田大作说还要给苏东天颁发另一个奖――“富士美术奖”。
苏东天笑道:“我已经接受了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再授富士奖如何敢当?我不能要。”
池田大作认真地说:“你不要,好多人向我讨,我还不给呢!”说罢,大家都笑了。
颁奖后,池田大作拉着苏东天一起到日本厅聊天。
他以朋友的身份和苏东天促膝畅谈。 苏东天展开他专门为池田大作的一幅书法作品――王之焕的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池田大作马上理解了苏东天的寓意,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池田大作送给苏东天的礼物是一枝名贵的金笔,这枝金笔名贵到什么程度?池田大作开玩笑地对苏东天说:“总统都拿不出来的。”
池田大作对苏东天介绍了牧口纪念馆的庭院:“从前是武藏的盛绿之处,被称为梅坪,现在种了500多棵梅树。”池田喜梅,将梅称为“高贵的象征”,他说:“我希望,选一个好日子,在这庭院内植一株‘苏先生夫妻的梅’。当这梅伸展枝叶开花的时候,我想托人每年将它成长的样子拍照送给你们。”(现在这棵梅树已吐蕾开花了)
两人还对艺术作了广泛的探讨,池田大作对苏东天提了四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绘画到底是什么?”
苏东天立即回答说:“我画的文人画,如果用一个字表达的话,那就是把自己的‘意’表达出来的艺术。它的主题是‘道’,绘画不单是描绘出形态,更是要表现一种崇高的思想、伟大的精神。”
池田大作同意他的话:“诗也是一样,描写的是‘意’。”
苏东天对池田大作谈中国画,这是艺术收藏家池田大作最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画全部生命在笔中,中国画画得好的人,除了学识素养外,书法功底都很深。如何把书法功力融入绘画?首先要练好线条。梅花的干和牡丹的干肯定是不同的。中国画不是画的,而是写的。中国画画家现在很多立不起来,是因为线条的功力不够。潘天寿曾对我说,看这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线条,线条功力深厚,就有前途。”谈到中国画,苏东天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谈到中国画与西画的最大的不同之处,苏东天说:“中国画的灵魂是线条,西画的灵魂在色彩。”
苏东天专门深研过中外绘画史,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禀赋极高的画家,谈起中国画处处皆是独特的见解。中国文人画的最大特点是诗画合一。年轻时候就是“桂冠诗人”的池田大作对艺术品有着特别的迷恋,他创办世界一流的美术馆,是世界级的艺术品收藏家,除了对艺术品高超的鉴赏力之外,他对绘画的理解也有不同于常人之处。所以,听苏东天讲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池田大作听得兴奋不已,苏东天为他带来了一个崭新而瑰丽的世界:
“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王维,他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了中国文人画的一大传统,开辟了中国文人画的道路。好的文人画家都是诗画合一、著作等身的,如苏东坡……”
苏东天本人就是文人画的忠实继承者,他说:“我是先做学问,再画画,我走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路子。我走得正,我还没有走到尽头,还得继续走下去。我现在把全部心血和心思都花在民族艺术上。要创造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理想作品。”
一番话,坦陈心迹,壮志凌云,池田大作听了深深感动,由衷地说:“中国的传统绘画是诗画合一,我感到和你见面后,你这个人正是诗画合一的。”
两人彼此欣赏,互相倾慕。翻译还告诉苏东天:“池田会长说他一直想见一个人,自从见到你,他说‘这个人我终于见到了’!”
花是小宇宙,人也是小宇宙,把“花人不二”的实相体现于妙笔之中
通过深入的交流,池田大作越来越欣赏苏东天的人格和才气,苏东天也越来越敬佩池田大作深邃的思想。早在80年代,中国学院中掀起“池田大作热”之时,当时中国畅销池田大作的两部著作:《展望21世纪》和《21世纪的警钟》。
这两本书,前者是池田大作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对话录,后者是池田大作与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创始人
早在1990年,他就写了一篇《东西方文化发展特点和相互影响》的论文,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代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
1991年,他应邀出席北京举办的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他提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封建主义,开创至今500年的物质文明,中国要开辟一个新时代,必须开辟一个新的文艺复兴与运动。但是,东方现代人能否探索一种能够成为我们精神支柱的文明呢?
当时他还没有注意到池田大作的书。研究了池田大作的哲学后,很多使他感到困惑的问题豁然明朗,他发现他们思考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现代人的出路问题。池田大作的思想使他感到这是一个伟大的哲人。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也有机会和这位思想巨子促膝谈心。
他萌发了一个念头:为池田大作写一部书,一部哲学专著,向世界人民论述这位思想家、哲学家、精神领袖和桂冠诗人的人生和思想。
从日本回国后,苏东天倾其全部精力投入《东方巨人池田大作》的写作,他要将他对池田大作的敬佩通过文字倾诉出来,把他亲身所感一个时代思想巨人的池田大作呈现在世界读者面前。
整整两年,除了讲课,苏东天足不出户,全力以赴,埋首创作。1997年夏天,书稿完成。现在,印刷精美的《东方巨人池田大作》已经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一经推出,就打破哲学类著作从未上过畅销书排行榜的先例,成为香港最畅销书,并引起国际轰动。
1998年新春,苏东天接到香港国际创价学会理事会长的邀请函,邀请他出席“世界儿童绘画展”的开幕典礼,仪式期间,池田大作还要见他,并授予“东洋哲学艺术奖”。
出行前夜,我再访苏东天,他捧着精装的樱花封面的《东方巨人池田大作》,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欣慰的说:“这是我最后一本著作,从此不写学术性著作了,全力以赴画画。”
苏东天又从池田大作手里接受了国际有影响“东洋哲学研究所”的“东洋哲学艺术奖”奖章与证书。奖辞有云:“先生用功于学问。兀兀穷年,博古通今,于史学、哲学、文学、美术理论无所不精,并将照耀人类未来之精神融入东方智慧,发扬光大。”
在为文化艺术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苏东天的书画艺术精益求精,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已被海内外有识之士誉为中国文化之精华。
厚积而薄发。我相信,中国艺术离真正的大师时代已并不很远。
(原文选自苏东天画集)
相关新闻
- [艺术观点]美展不能当美术界最高评判标准(11-23)
- [艺术观点]陈丹青:油画变成产业链 绘画一点意(11-22)
- [艺术观点]标签式书画有今天没明天?(11-09)
- [艺术观点]标签式书画有今天没明天?(11-09)
- [艺术观点]中国美术馆:发挥艺术引导作用(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