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术性和美术本体性
来源:天津日报 2014年09月24日 浏览次数:2466
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天津画院与天津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梦·翰墨缘—中国国家画院、天津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山东画院、甘肃画院美术作品展”,将于明天下午3时30分在天津博物馆开幕。
2014年对于中国美术界和天津美术界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年,5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这一年举办。进入9月中下旬,全国美展各大展区的展览已相继与观众见面,中国画展区展览也将于9月26日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而9月25日开幕的五大画院美术作品展,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学术性和美术本体性的角度上,集中展示五家画院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本次展览,共有五家画院的近170位画家的300余件作品参展,可以说是献给天津人民的另一场艺术盛宴。
中国国家画院直属于文化部,在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云集了很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李可染、蔡若虹、叶浅予、黄胄、刘海粟、陆俨少、吴作人、李苦禅、张仃、华君武、蒋兆和、朱屺瞻、关山月、黎雄才、亚明、魏紫熙、宋文治、何海霞、田世光等均在此从事过美术创作,为国家留下了大量的美术精品。经过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已成为一个以创作、研究为中心,集展览交流、收藏陈列、教学培训、宣传出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业齐全、设置完备的新型画院,并以其积极的学术作为、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在中国美术界发挥着国家团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天津画院自1979年建院以来,牢固树立“学术立院、大师立院、大作立院”的理念,着力打造“精琢大器、写意大美”的院风,始终重视和鼓励美术创作及研究,形成了创作以精、治学以严的局面,坚持继承发展,改进创新,既师古人、师造化,又借鉴西方美术发展成果,大胆探索开拓。尤其是中国画创作,注重继承近代京津画派精髓,追求传统功力,讲究文化意蕴,注重生活气息,关注现实人生,呈现出深厚的传统性、广泛的包容性、鲜明的地域性、淳朴的风土性、风格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形成朴实大方、自然本真、宁静雅致的津派绘画品格和面貌,涌现出了秦征、孙克纲、张德育、吴燃、黄维中、邓家驹、庄征、赵国经等老一辈艺术名家,何家英、贾广健等一批中青年画家也已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江苏省国画院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画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的发源地。1960年9月,在首任院长傅抱石的带领下,以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为主体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创了二万三千里写生的壮举,一时传为佳话。这种优良传统被完整地传承下来,画院的学术氛围也十分浓厚。近年来,江苏省国画院已成功地举办了30余次个展、联展、学术交流展和各种研讨会,使“新金陵画派”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据了解,山东画院、甘肃画院也将在这次展览上,以地域特色为基,全面展示其学术成就,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
相关新闻
- [艺术观点]美展不能当美术界最高评判标准(11-23)
- [艺术观点]陈丹青:油画变成产业链 绘画一点意(11-22)
- [艺术观点]标签式书画有今天没明天?(11-09)
- [艺术观点]标签式书画有今天没明天?(11-09)
- [艺术观点]中国美术馆:发挥艺术引导作用(11-07)